每一次成長都是一次全新的突破和進步。 而有些成長的傷疤,卻需要心中的格局不斷成長後才能發自內心地釋懷。
記得我在中學時我生病的那一次,我病得很重,高燒不止,額頭一直掛著汗珠。 口乾舌燥的我只想喝上一杯水,卻在倒水時聽到一陣呼喝聲:「 給我到餐廳買一盒飯」。 我詫異地回頭看著繼續專注於電視的父親,他好像完全不知道我生病似的。 傻愣了幾秒後,我還是一下去了,只是一路上我的腦袋裡面轟轟的,全身冰涼,迸沁著冷汗,卻分不出是因生病導致的還是因為父親的冷漠。
在病疼的折磨下,我只想好好休息,妄想睡眠能帶我脫離苦海。 然而,窗外的環境卻一直令我不能好好休息。 電視機吵鬧的聲音,電視中的喝彩聲、說話聲以及父親的笑聲一直迴蕩在我耳邊,縈繞不去。 那一聲聲喝彩聲刺向我的心,疼痛的感覺令我清醒,清醒到既使最後電視關了,燈也關後,疼痛的感覺仍繼續刺向我。
那天晚上,我感到無比糾結,父親到底愛我嗎? 腦海中不斷迴盪着他曾買給我零食和禮物,我以為這也是愛的一種。 但他卻在我生病時仍使喚我,這份冷漠令我覺得他說不上愛我。 我用盡方法想找到他愛我證據,卻又想自己成為一個公正地分別父親愛不愛我法官。 最後我在心中想到了我想要的愛,這份愛應該是他對我生活的關心,是主動了解我的需要,是竭盡所能地為我做到。 最少,在我生病時能安慰我,照顧我。 而當時,我正氣上頭來,這件事,無論多少份禮物亦無法被消除。 當中,我只看到了他的自私和冷漠,他自私到甚至不能吝嗇對我一點體諒。
然而,當憤怒過了,掙扎過了,回過頭來看這件事,我才發現從前的自己是多麼的幼稚。 當時,我一直渴望能獲得父親的貼心照顧,他到底愛不愛我,可能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相反,自愛是必須且重要的,當我的閱曆和心智逐漸成長時,才發現要求他人愛你是多麼天真且困難的事。 而既然如此艱辛,不如自己去做那個關心,照顧自己的人,當自己的愛也能捂熱自己時,又何必強求他人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