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
(S1C)
我是东华三院李嘉?中学的黃曉薇
李慧詩,於牛頭角下村長大,家境清貧,自少患有貧血,又熱愛運動,每次比賽及訓練後,疲勞及肌肉痛感都比普通人需更長時間恢復。但這並不妨礙她獲得無數獎牌和成為放棄的藉口。
2006年,李慧詩在一次公路訓練中,突然有狗只衝出來阻擋了前進的路,李慧詩為了不傷及那只狗,電光火石間,她與另外一輛車相撞,導致意外翻車,令到自己的手腕骨裂。事後做了三次手腕手術,皆以失敗告終,至今她的傷勢依然屬於嚴重受傷殘,因此李慧詩的教練勸她退役,避免手腕惡化,卻慘遭李慧詩拒絕,並且還在治療期間堅持訓練。這份努力讓4年後的她在亞洲運動會上打破了亞洲紀錄,贏得首面亞運金牌。
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李慧詩以第1輪比賽的第1名順利並成功進入第2輪比賽。始料未及的是她在第2輪比賽中與澳洲選手發生了碰撞,導致未能完成比賽。但堅毅不屈的李慧詩又怎會因傷痛而放棄比賽。在同日內,她堅持負傷,繼續參加第7至12名的決賽並以此比賽中第1名的成績而取得整體比賽成績的第7名,可見李慧詩持之以恆,勤奮刻苦,遇到困難也不會放棄。
2020年東京奧運會,李慧詩在兢輪賽中未能奪獎,又在第二日舉辦的爭先賽失利,導致跌入復活賽中。本以為她會一蹶不振,但卻在復活賽中以「最強大腿」的威力,超越眾人,接連晉級,成了名副其實的「復活」,最終奪得銅牌。誰曾想當時李慧詩是那屆單車女子中,年紀第二大的選手。
邁克爾·喬丹曾說過:「我可以接受失敗,但我不能接受放棄。」可見這句話在李慧詩身上也套現的淋灕盡致。李慧詩身上的勤奮刻苦,鍥而不捨的精神非常值得學習。古語有雲:鍥而捨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