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眼前的景象,我竟覺得陌生

作者: 許凱豐 最後更新: 22/08/2023

青春才幾年,疫情就佔了三年。不知在外漂泊了多少個日升月沉,我總算盼到一個回鄉的機會了。當我再次踏上這片故土,只覺得映入眼簾的一切都是那麼熟悉。回憶在一瞬間將我拉回過去,曾經的畫面猶如走馬燈,在我的腦海裏回放。

 

我稍作休息,在第二天準備重遊故地,好好回憶兒時那熟悉的感覺。我的第一站便是以前經常光顧的早餐店。小時候,在炎炎夏日,喝上一杯清涼的綠豆湯,頓時覺得透心涼,心飛揚;在寒冬臘月,吃上一口暖乎乎的玉米饅頭,瞬間一股暖流注入心窩,寒意驟然遠去。只是現在人們生活水準提升,追求享受生活,像這樣的「平民食物」怕是很少再受到青睞了吧。

 

依稀記得那時這兒總是熙熙攘攘的,好不熱鬧。我走進店內,一切都是那麼熟悉:泛黃的菜單掛在墻上,邊邊角角的紙皮早已脫落了;櫃檯前的招財貓依然是一臉燦爛,不知疲倦地揮舞著爪子;八張桌子的擺放一成不變,上面的刻痕滿是歲月的痕跡,不知能否找到小時候貪玩留下的記號呢?

 

一切都是那麼熟悉——只是太冷清了。人影零落的早餐店和回憶中的人山人海形成強烈的對比,面對這樣的寧靜,我總覺得陌生。想當初,一家人或是幾個好朋友一起就餐,談笑風生,一片祥和,但我再也找不回曾經的感覺了。這還是我熟悉的早餐店嗎?

 

我無心逗留,隨便吃了些東西便前往下一站——我的母校。學校的變化真大啊,新油漆過的教學樓看著多麼壯觀;操場中間添了一片綠色的草坪;花園中姹紫嫣紅,傳來大自然的清香,使人神清氣爽。不過令人唏噓的,是操場旁那高聳的老榕樹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體育設施。還記得那時我們一般學生最喜歡在榕樹下乘涼嬉戲,有時還頑皮地拔下它的鬍鬚玩耍呢!只是現在再也沒有機會了吧。心中湧起一股失落感,眼前的事物是那麼頹廢,一切的美好在我看來都只是過眼雲煙。

 

「叮鈴鈴......」熟悉的下課鈴聲響起,隨之而來的是放學歌曲「起風了」。悠揚的樂聲四起,我卻不為所動——這已經不是我記憶中放學時聽到的歌曲了。不一會,學生們背起書包在操場集合,待到老師一指示,頓時人影錯雜,各奔東西。在那穿梭紛亂的人群中,我仿佛看見曾經的自己和朋友勾肩搭背的身影,習慣性地拍了拍身旁,但空虛的感覺把我拉回了現實——「是啊,我們早已分道揚鑣。不知道畢業之後大家都怎麼樣了呢?」我自言自語道,眼前那瘦小的身影也漸漸地、漸漸地淹沒在人群中。

 

都說隨著科技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逐漸被縮短。但我怎麼覺得如今人們變得越來越冷冰冰了呢?時代變遷,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也越來越忙碌,人情味逐漸消散。曾經那些結伴而行的面孔你是否還能記得?社會需要進步,也不能淡了人情世故。

 

風還在吹,故事卻早已成為回憶......我愈發感到空洞,怎麼連我本應最熟悉的校園都給我一種陌生的感覺?我真的厭煩了這種物非人非的淒涼了。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耳邊卻突然響起朗朗書聲,原來旁邊不知何時多了一個被老師抓背書的學生。「行樂須及春......」我默念著詩句,忽然明白了什麼頓時豁然開朗。其實日新月異是很平常的事,何必拘泥於過去,搞得自己悶悶不樂呢?即使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這兒也依舊是我的家鄉啊!我們無法預測未來的種種變數,也不能時光回溯。如果我們因為擔憂過去的遺憾而憂慮,豈不是失去了尋找美好的機會?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人這一生不能只活在過去,還有詩和遠方等著我們,最重要的是及時行樂。與其糾結於不可控的改編,不如嘗試下珍惜過去、把握現在、展望未來,活得積極,活出意義。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