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閱讀。

多哥與我
眾人旅遊,無不為了觀賞風光旖旎之景,品嚐地道饞涎的佳餚,盡享異國風情,人皆望眼欲穿。曾有一電視節目介紹非洲各國旅遊勝地,當中插入了一些本地人的生活片段,我一看便對他們能活在這般惡劣的環境下感到驚詫,同時亦對當地民生產生了一種莫名的興趣。在今年暑假,我終於有機會到非洲多哥一遊,為的不是吃喝玩樂,而是感受貧窮民生、了解世界的另一端。這趟獨特之旅,我不只看到壯闊風光,還看到生命的千蒼百孔。
首都洛梅是多哥最大的城市,人口眾多,但不少人民都居於貧民窟,放眼遠望,密集的人頭和鐵皮屋盡入眼簾。我沿著佈滿沙石的泥路走進民區,每隔幾間房子便有一個分叉路口,轉了幾個角就再也看不到入口的蹤影,只知身旁全是生了鏽的鐵皮牆,路徑宛如一個複雜的迷宮,似乎只有本地人才懂路,我卻一點兒都不擔心迷路,任憑雙腳牽引我探索未知。烈日當空,一人在家門彎腰用磚紅色的瓷鍋做飯,火灶的焰氣撲面而來,汗流浹背的他卻不當這是一回事,而我則急切有空調涼風,這還不是笑話嗎?我唯有像他般堅強的忍受。又見兩個小孩一邊談笑,一邊吃碗淡黃的米穀,津津有味的,心想那碗米糧真的這般美味十足嗎?沿途我受多人好奇的眼光注視,他們或許心想,難道有東方人來旅遊? 也或許只因為我是唯一一個撐著防曬傘,戴著太陽眼鏡的人。
在路上不時遇見賣小食的攤檔,我好奇的瞧看爐上各款小食,大多都是我沒見過的本地小食,我便用英語問問其中一個店主婦人,她卻以普通話熱切地向我介紹那招牌手抓餅,實出乎我意料!她見我是遊客,還客氣地送了我一塊手抓餅讓我嚐嚐。
那塊餅又硬又涼,盛著的碟既有污跡又崩了一角,簡直是色香味俱不全,賣相極不吸引,但見婦人熱誠招待,我趕忙點頭道謝並咬了一口。誰知餅帶超濃的穀物味,接著一陣奇怪的酸味傳入味蕾,我被此怪異的味道刺激而驚嚇得將餅咳吐落地上,手又顫得把碟子翻側而掉了剩下的餅。我瞧瞧地上的餅,再與她對視一回,實在是窘極了,從沒想過我會有這般無禮的反應。婦人趕忙為我拾起,笑著說了句「不要緊」,想必她以為我只是不小心。她卻立刻拿出粉漿去煎第二塊餅,完全沒有憤怒或抱怨。我見狀後百感交集,既為婦人熱切的款待而感動,又為自己不得體的行為感到慚愧。轉瞬間,她拿給我剛煎好的餅子,縱使外表比第一塊還要焦燶,我強逼自己一定要吃盡。餅一進口卻沒想像中差,反而比較甜美,或許因為是新鮮熱辣的,或是婦人濃厚的愛心暖在我的心頭,吃甚麼也是甜滋滋的。
離開那檔子後,我再次想起那兩孩共吃一碗飯的情景,不禁想到他們吃,是為了活著,而我吃,不單是為了活著,還是為健康發育,為滿足食欲和味蕾,有人甚至為了工作應酬而暴飲暴食。這時我真自慚平日怎麼一點都不知足常樂?不久到了貧民窟的出口,有一所小學堂傳出朗朗上口的讀書聲,我探頭窺看教室內,學生卻少得屈指可數,只有幾張一岩一忽的木桌,部分內牆殘舊得破裂。有些學生察覺到我的到來而轉頭,我馬上往市集跑去,生怕老師出來探個究竟。
前往市集的路上,讓我驚訝的是窮民區一街之隔竟建有幾棟牆身潔淨的大房子,還有一輛中國牌子的電動汽車駛出來,簡直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啊!唉,原來有時世道真的這般不公平,生於不同的家庭就是有不同的命運了。
首都的市集繁忙得水洩不通,有人在頭上頂著重重的籃子搬送物件,有人大喊菜價,震天價響,有人左穿右插的駕著單車,忙著運輸貨品,熙來攘往,熱鬧得很。經過市集後,終於來到多哥的海岸,無邊無際,碧藍的大海與萬里無雲的藍天無縫相接,令人心曠神怡。附近途人甚少,只有幾個漁人在岸邊垂釣。有一漁人見我站了一會盯著他們,便把他的魚釣遞上,指指我又指指大海,示意讓我嘗試。我興奮的接過魚竿,從沒想過會在多哥首次釣魚。我在那塊石上坐了良久才釣到兩條魚,然後見那漁人身旁放著一箱快要滿瀉的大魚,好生佩服。離開時我打算把那兩條魚送給他,他卻耍手擰頭又「咕嚕咕嚕」的說了幾句,示意讓我拿走。我們語言不通,只能靠指手畫腳溝通,只好順他之意。或許他認為我的魚小得賣不到多少錢吧。但我可以怎樣處置它們呢?像人們在市集擺個攤檔售兩條魚嗎?把它們帶回港嗎?想及這景象我也忍不住笑了出來。最後我無奈地把無處可容的魚放回大海中,感覺對不起那漁人對我的一番好意,心裡就如兩條垂死的魚兒在掙扎。
在這段活在多哥的日子裏,我深深體驗到多哥人民的生活。多哥雖是一個缺乏資源和機會的地方,但它有壯麗的風景,濃厚的人情味,人們有樂觀的性格,其實從另一角度來看,上天也給了他們一份瑰麗的禮物,而這份禮物在一些大城市裏是非常稀有的,多哥能擁有這份禮物實是難能可貴。這趟與別不同的旅程改變了我的人生價值觀,卻非一般吃喝玩樂的旅行能帶給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