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之旅

作者: nickname-dgs-437834 最後更新: 20/08/2023

「旅行」這一個詞語給人帶來的總是美妙的感覺。不是到鄰國的日本和韓國盡情購物,就是到偏遠的歐洲享受當地異國風情。然而,數年前的柏林之旅卻讓我對「旅行」這個詞語別有體會。

小時候的我對閱讀頗有興趣,曾偶爾在圖書館裡閱讀過一本講述二戰時期一位名叫安妮 · 法蘭克的少女的故事。那時候是我第一次接觸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而安妮殘酷的一生實在令那時不懂世事的我難以想像。後來,還是到我上了中學上歷史課時才重新理解二戰時期當中的殘忍。雖然已看過無數令人毛骨悚然的黑白記錄片,但是課本依舊只是課本、紀錄片也只是紀錄片,沒有親眼目睹或經歷的事情,始終是無法真正體會到帶來的恐懼和痛楚。

踏進柏林猶太博物館的那一瞬間,彷彿走進了另一個世界。昏暗的燈光、狹窄的空間與封閉的環境,重現了二戰時期猶太人被迫逃離家園、顛沛流離的狀況。展品陳列於交叉切割的展廊,讓遊客一邊了解歷史文物背後的故事,一邊在狹窄壓縮的走廊裡深入感受這段歷史的沈重。隨著展廊走,便來到一個名為「浩劫塔」的地方。走進密閉的塔裡往上看,只見三面水泥牆壁一直往上延伸,彷彿看不到盡頭。封閉的環境昏暗無比,而唯一的窗戶卻是置於遙遠的高處,猶如在告訴我光明是可望不可及。或許當年在逃難的猶太人也一樣,即使渴望希望,但是殘酷的現實和迫害卻像鳥籠困鎖著他們,讓光明和自由遙不可及。


順著博物館的路線走,來到博物館的一個紀念裝置藝術—「落葉」。超過一萬塊用鋼造的鐵板鋪滿地面,在訪客踩踏時發出尖銳的聲響。往下看,只見千萬張臉孔與我對視,雙眼被掏空、嘴巴張著發出無聲的尖叫。我的每一步,讓腳底下的臉孔傳出刺骨的叫聲,猶如身處人間地獄。頓時間,一陣噁心湧上了我的心頭。


離開時,本身旅行時該有的興致已被一掃而空。換來的,卻是莫名其妙的罪惡感。腦海裡不停浮現的,是一張又一張流露著怨恨與痛楚的臉孔,彷彿在告訴我他們數不盡的悲哀與痛苦。英國歷史家科林伍德曾經說過:「歷史著作有開始也有結束,但它們描寫的事件卻並不如此。」即使滅絕猶太人這段歷史已過多年,但是他們的記憶與故事卻會永存,不被遺忘。雖然這次旅行並不是尋常的吃喝玩樂之旅,但收穫卻比勝地手信和禮品更為重要與寶貴。

這,才是這次旅行的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