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讀後感

作者: nickname-dgs-105032 最後更新: 18/08/2023

看過《過程》後,我發現我對世事的看法完全的改變了。它令我認識到人間各種殘酷的真相:缺乏金錢帶來的爭執,病魔的纏繞帶來的痛苦,生命的脆弱帶來的悲傷……我實在不願意接受。

 

也許是我從小就在一個開心快樂的環境中長大,身邊的人一直也很健康,從來沒遇上什麼大意外,雖然家裏不是富有,但也從不用擔心金錢的問題。我有幸到聲望很高的學校上學,吃到美味的食物,天氣變冷了也有厚衣服可以穿上。可能是這些東西,使我對人生的變幻莫測混混沌沌,不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

 

《過程》是由11個短篇小說組成,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多活一星期》。小說中,愛滋病患者阿桃因染上傳染病而被家人避而遠之,不准與家人見面。但是,每個星期一都會有一位牧師來看望他,並向他講述有關上帝的故事。有一天牧師跟他分享了他對生命的脆弱的看法。他讓阿桃想想他在地球上最愛的東西,如果他離開這個世界而再也見不到它,他是否會後悔。阿桃其實患病後一直也很渴望見到他的母親,但無奈他的哥哥不讓他們相見。過了一星期後,牧師竟然把他的媽媽和兄弟請來探望他——可是到了這個時候,阿桃肺部已受到感染,已進入彌留狀態,眼睛都睜不開了。後來他奇妙地好起來,打算請牧師教她如何接受耶穌,牧師卻在一天前已因心臟病發去世了。

 

世事無常,今天擁有的東西,明天就可以失去。到了生死關頭,我們什麼都做不了,只能呆在那裏等死,我們真的很脆弱。死亡總是在我們最意想不到的時候到來,我們常常來不及跟我們愛的人說聲再見或完成我們想做的事情。我們希望擁有、得到很多東西,但只要死亡降臨,眨眼間我們便變得什麼都沒有。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生活在一個多麼無情的世界啊!

 

同時,這本書也讓我意識到:我們生活在一個多麼美好的世界啊!這是一個人們會在休息日自願去探望病人,房東會問租客他們的一天過得怎樣,在生死徘徊的病人會告訴你「一切都會好的」的世界……這些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這些人像牧師一樣,知道世界黑暗,並選擇樂觀面對它;知道某人正在經歷痛苦的事,並選擇幫助他們渡過難關;知道人生的無常,並選擇接受它。他們的一舉一動甚至感動到別人,改變他們的生活觀。這些人就像在漆黑的夜中擦起了一根火柴,點亮了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也點亮了許多人的一生。

 

我認為牧師說的一句話很有道理:「凡事來得及的事,馬上就去做。阿桃,相信我,不要讓自己後悔。」對,我們不應該再去想以後的事情——因為沒有人知道明天將會是怎樣,唯有珍惜每一天,活在當下。

Comment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