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作者:周保松
小王子的領悟讀後感
暑假期間,趁著假日空閒,閱讀了由周保松先生寫的《小王子的領悟》的心得。開始之前,想先問問:對於大家來說,《小王子》對你們來說,是一本怎樣的書呢?
對九歲的我來說,它只是一本有關一名飛機師和來自另一個星球的小王子之間的邂逅和故事的書。小時候的我,未能明白很多它描述的東西;而現在看完《小王子的領悟》的我,則明白到了小王子和飛機師的故事中隱藏着的人生道理。這本書包含了作者閱讀經典名著《小王子》之後所領悟到的道理。作者引用原著的情節,和現代社會的現實做對比,藉此帶出人生不同階段、不同情況的各種道理和態度。
作者用現實中能觀察到的社會現象和風氣,分析了人應抱有的的處事態度。從保持童心,到維繫人之間的愛情、管理朋輩之間的人際關係、以至於社會中處處遇到的政治,作者籍小王子裡的情節,帶出了每一個人生中遇到的困難背後隱藏着的道理,啟發我們的思考;從小時候有夢想的重要性、到長大成人後待人之道、甚至到我們要面對失去與死亡時應有的態度,每字每句中都描述着易懂又深奧的道理。
書本中令我最有印象的,莫過於有關小孩子抱有夢想的部分。書中提到了夢想、理想和現實的意思和分別:夢想是一種和現實或理想有相當距離、但也能令人有動力的理念。作者借小王子帶出了孩子有夢想的重要性,並點出了啟人反思的反問:究竟為何大人要阻止孩子懷有遠大的夢想呢?
看完書本後,我也思考了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它所描述的情境、對話、甚至心理和思想,都是我自己經歷過、能認同和理解的;也正是因此,它啟發了我對自己的夢想、理想和將來的深一層思考。
我和很多孩子一樣,小時候有着難以達到、甚至不切實際的夢想;但回想起來,正正就是這些夢想,讓我對自己的未來抱有嚮往。雖然在成長的過程中,包括我在內的小孩都會像作者說一樣,發現夢想是難以實現而被「去夢化」;但這些夢想確實曾給我動力,向理想中的目標前進。
書中有一點令我特別有印象 — 就是作者在書中提到,其中一種大人破壞孩子夢想的原因,因為它讓我產生了共鳴:「沒前途」。
還記得小時候,我常和家人說我長大後想成為天文家或發明家;但總有一些比較成熟的大人和我說:「做科學家很辛苦、又找不到錢的。你如果對科學真的有興趣的話,還是去成為既有科學知識、又能幫助自己的醫生吧。」小時候的我不明白,只覺得大人們不認同我的夢想、否定我的興趣,只顧錢和前途的問題。但長大後看完這本書的我,終於理解了我父母的用意。他們明白天真的我對科學的興趣十分大,便讓我一直培養我的興趣,儘量讓我和「夢想」的距離縮短;但同時間,他們也在幫我備戰,裝備好我的各種技能,好讓我能更盡力地向「理想」前進。
明顯地,這本書的內容貼近生活,能夠引起大家的認同和理解。這本書,是作者從小王子裏看出人在不同階段會經歷到的情感、問題,追問人生的道理和意義。它的內容容易引起共鳴,並啟人反思,就像一本教曉人看透人生意義的教課書。它令本身已經十分豐富又耐人尋味的《小王子》帶有更深層的意義,是一本令人能獲得不少領悟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