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我拖著緩慢的腳步,不情不願地走上運動場的觀眾席。老師為了給啦啦隊湊數,強制要求每一位同學前來觀賽,為學界田徑總決賽的選手加油打氣。我一想到下星期就要考試,而自己白白失去一天寶貴的溫習時間,不禁煩躁,不經意地踢著前面的座位。
不情願的我與偌大的運動場裡熱鬧的氣氛格格不入。棗紅色的跑道已準備就位,身上畫著一條條雪白的線,區分出八條跑道。每條跑道上都站在蓄勢待發的選手——有些選手正在拉筋,有些選手在綁鞋帶,有些選手在調較起跑器,作最後的準備。在選手面前是白刷刷的跨欄,那是一會兒比賽的重頭戲。看著周遭同學期盼的眼神不時看向跨欄,竊竊私語的討論聲全是圍繞著場上代表我校的同學,我不禁疑惑:他們怎麼對別人的比賽這麼關心?
冷靜的人不僅是我,還有工作人員。他們不斷進出跑道,整理計時器,一言不發地整理上一場比賽的成績。他們身後是跑道旁的欄杆,全都打扮得花枝招展,更有綁在椅子上的氣球隨風起舞,像是為選手跳舞助興。欄杆後是我身在的觀眾席,席上傳來如雷貫耳的鼓聲和吶喊聲,坐著握緊拳頭、高舉雙手的觀眾。或許是這悶熱的天氣,又或許是被觀眾熱情如火的氛圍點燃了,我開始冒汗,逐漸將注意力轉到賽道上的選手,感到一點點的激動和期待。
比賽快要開始,賽道上的選手全都蹲在地上,為起跑作準備。方才吵鬧的運動場在這時變得鴉雀無聲,所有人屏息靜待哨子聲響起,彷彿約定般自發安靜起來。「嗶!」隨著哨子聲響起,選手們都如一支箭般衝了出去。各選手們快速地前後擺動雙手,隨之加速,連頭髮都被吹起了。來自看台的呼喊聲如雷貫耳——那些熱情的啦啦隊隊員手握著綵球和旗幟等道具,竭盡全力地為選手們加油打氣。週遭的人都站起來,聲嘶力竭地叫喊,我也情不自禁地站立起來,跟著啦啦隊隊長吶喊,為我校的四號選手助威。「賽前大熱門」的四號選手果然開始拋離對手,甚至領先其他選手幾個跨欄,而二號和七號選手則分別是第二和第三名。隨著賽事白熱化,各選手的支持者不約而同地更大聲地叫喊。明明自己並非參賽者,但心情卻隨著參賽者跨越每一個欄杆而起伏。突然,四號選手被跨欄絆倒,跌倒在地,其他選手則趁勢加速,並成功超越四號選手。我的心揪成一團,緊張地看著他爬起,即使負傷仍然堅持衝線。可惜,這樣熱血的畫面也無法改變落後的結果,最後贏下這場比賽的是二號選手。衝線的一瞬間他的隊友們全都蜂擁而至,包圍著他,高聲熱烈歡呼。「有人歡喜有人愁」,我校的選手正抱著隊友失聲痛哭,身邊的同學上前低聲安慰他。本來坐在座位上的觀眾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賽程:「四號選手可太可惜了」「我早就知道二號選手非池中物」。我沈浸於這熱鬧的氣氛裡,哪怕寒氣逼人的北風吹過我的臉龐,哪怕我剛喝下了一整瓶冰冷的水,卻依然覺得熱血沸騰。
我放下冰涼的水瓶,跑下觀眾席,抱了抱四號選手,以示安慰。我雖跟他不是朋友,更曾嫉妒他「文武雙全」——不僅體育好,成績也比我好,但在此時此刻,我忘記了每次看到他受人追捧時苦澀的感覺,衷心地為這位同學感到惋惜,由心而發地感到遺憾。看著不同選手被各自的同學包圍,我想起過往曾經無數次在電視上看過體育賽事的轉播。當時我坐在冰冷的沙發上,難以理解為什麼每一次選手進球後觀眾排山倒海的歡呼。但現在,我坐在現場,目睹每一位選手的衝勁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觀眾。我想:這就是競技體育的魅力吧——過程驚心動魄,結果殘酷無情,體育精神連結你我。
或許這場比賽只是選手的日常,但卻掀起每一次觀眾心中的高潮。步出場館,我回顧夕陽餘暉下的跑道,無論我看多少本書,大概也無法體會這種刻骨銘心的感受。「讀萬卷書不如走萬里路」,說的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