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熱鬧
熱鬧過後,我卻覺得失落,這種強烈的落差感令我感到很疑惑,究竟是怎麼了?我回想起今天的種種事情,嘗試為我的問題找出答案。
所謂熱鬧是因為今天正是新年,親戚都來到我家拜年,一起吃團年飯。這是我第三年在香港過新年,為什麼只是第三年呢?因為一般春節我都會和爸爸媽媽回老家過,但近幾年因為疫情被迫留在香港,在香港過節的好處便是能和住在香港的親戚聚一聚,而且還可以在放假時期與朋友一同外出逛街遊玩。
那天叔叔嬸嬸同他們的女兒一起到我家拜年,也順道一起吃團年飯,他們的女兒,也就是我的堂妹,穿著一條紅彤彤的裙子,頭上盤了兩個小丸子髮髻,可愛極了。進屋後,堂妹雙手握成了一個拳頭舉在胸前,甜甜地說了句:「新年快樂!祝你們心想事成、萬事如意、身體健康!」作為堂姐的我當然不可能輸,緊接著也說了聲新年好,連帶著一堆比堂妹更多更難的祝賀詞,最後也如願地收到了兩封紅包,悄悄地用手指比了個勝利手勢。
爸爸媽媽準備了很多飯菜,有蒸魚、燒雞、鮑魚等等,平常幾個月只能吃一兩次的,今天全都能吃到,看著菜一點點地從廚房端到飯桌上,口水都快成河了,爸爸也拿出了一支他珍藏的紅酒一起喝,但那當然是大人的飲料,我和堂妹一人一瓶可樂拿著喝,喝進口裏的可樂,伴隨著我的好心情,好像比平常更甜了。
看著桌上繁多的菜式,我都不知道該先吃哪個了。夾了一塊雞肉放進嘴裏,總覺得味道有點不太對,心口也悶悶的,宛如有些小石子壓在心頭上,不太好受。我並沒有在意這一瞬間的感覺,也許只是被桌上飯菜冒出的熱蒸汽蒸著了才會如此。我繼續一筷子一筷子地夾著飯菜,直到肚子越來越園,胃裏再也塞不下任何食物才罷休,放下手上的碗筷,站起身來,離開了餐桌,在屋裏到處走走,消消食。
大家都吃飽後,便一起坐在沙發上看看電視、聊聊天。本該歡樂的時候,不知為何我覺得心上無緣無故丟失了一塊,有種莫明的空虛感湧上心頭,不應該啊,這麼開心的日子我不是應該感到無比的高興嗎?這個問題直到叔叔他們一家離去,我都未曾明白。
歡送的聲音逐漸離去,屋子再次陷入了寧靜,我的空虛感、失落感更重了,我再次質問我自己,為什麼?得不出結論的我無趣地翻看着相冊裏的照片,無意中看到了三年前在老家過春節的照片,吃飯前放的鞭炮、一桌子多得能吃三天的菜、和公公婆婆,各家親戚和一些村裏的鄰居一起吃飯慶祝。突然,我想通了我一切落空感的來源了,原來是想念,想念公公婆婆,想念家鄉的親戚,想念鞭炮的聲音,想念婆婆煮的雞鴨,想念⋯⋯想念的實在是太多了。想通了之後我把落空化成想念給婆婆他們打了電話,祝他們新年快樂等等。那一通電話慢慢填補了我空虛的內心,讓我的心情再次回復往常。
比起新年時城市裏的燈飾繁華,我更喜歡鄉村裏的樸素無華,那種全村左鄰右里和親戚家人們一起過年的熱鬧氛圍是城市沒有,是只屬於農村的。熱鬧不一定會開心,最重要的還是和誰一起熱鬧,希望疫情結束時,大家都能見到自己想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