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一詞,相信每個人都說過、也曾想過,它就像繁星般若隱若現,但我們卻會渴望著抓到它。在我看來,一個人有理想是十分重要的,它使人有了奮鬥的目標,當我們遇到困難,或必須做出抉擇之時,理想總會告訴你答案,使你獲得堅持的動力。
首先,理想會成為人的前進動力。在如今社會中,創造了不同事業並把它們發揚光大的大多都是有志向、願意為了理想努力向上的人。例如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梵高,他的一生並不算一帆風順,但仍然堅持著作畫,有人提點他的作品時,他會感激;畫商不願售他的作品,他也會繼續作畫,哪怕遭受再多冷嘲熱諷與拒絕,他仍一心一意不斷完善自己的繪畫技術,最後成為表現主義先驅。驅動他的便是他那不變的熱愛與欲表現不屈生命的理想,正是因為有繪畫的理想,他才能夠逆境自處, 繼續走他未來的繪畫之路。
其次,理想可以使人前進,也可以使人突破自我。比如運動員鄧亞萍身高不足一米六,手腿粗短,雖然夢想著登上乒乓球世界冠軍的舞臺,但身邊的人都覺得異想天開。不過她仍堅持著每天刻苦訓練,最後終於獲得了十八枚世界冠軍獎牌, 成就一代「乒壇女皇」。鄧亞萍沒有受自身天生的限制影響,而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付諸了行動,最終甚至超越了限制,成功登上了世界冠軍舞臺。理想讓人堅持前進,最後突破極限。
可有人說,理想其實是無稽之談,小時候總是說著「我要成為富豪!」、「我要周遊世界各地!」、「我想成為大明星!」之類的天真說話,但直至長大之後才知道,實現這些理想可是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與辛苦,還不如早點放棄。但擁有並實現理想真的沒可能嗎?德國作曲家貝多芬是一個例子,貧困、失意、孤獨等為他的一生帶來了無盡折磨,更不幸失去了聽覺,如果換做其他人,或許已經放棄了,但貝多芬沒有,他仍然創造出了不少名曲,對後代影響深遠。可見,在逆境中實現理想並非不可能,因為前方道路佈滿荊棘而打退堂鼓,很有可能錯失了盡頭前所未有的美好景色。
蘇格拉底說過:「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理想雖然看不見,但並非是妄想。理想就如一盞指明燈,指引著你前進,哪怕前方漆黑一片, 但只要這盞燈還沒有完全熄滅,你也能堅持突破黑暗,走向屬於自己的未來,得到前所未有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