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挫折時的人生態度— 《我是謝坤山》讀後感

作者: 陳慧珍chz 最後更新: 06/04/2023
《我是謝坤山》一書是作者謝坤山的自傳,講述了自己的傳奇人生故事。他本是四肢健全健全的青年,後因在十六歲為幫補家計,到工廠上班時,誤觸到高壓電,令他失去了雙手及一只腳。但不幸未有停止,後來他又因意外失去了右眼的視力。可貴的是他並沒有被種種的磨難打倒,仍是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接下來的人生,最後更克服重重挑戰,在恩師的指導下一步步成爲知名的口足畫家。

  毋庸置疑,在旁人看來謝坤山的人生是痛苦不幸的,年紀輕輕便失去了雙手、右腿及右眼, 接下來的人生一定是一片灰暗。但書中的一字一句都沒有透露出對命運不公的怨恨或憂傷,反而是充滿了溫情及樂觀的詞句。

  全書讓我印象尤為深刻的便是謝坤山積極豁達的人生態度。他曾在書中說:「自己所擁有的,永遠比失去的多。」在漫漫的人生路上,每個人都不可避免會遇到重重障礙。而人們往往會把注意力放於你所失去的,忘記你所擁有的。其實,當考驗出現時,只要懂得肯定自己,並往自己內心去求,慢慢會意識到我們原來早已擁有了許多如健康的體魄,健全的四肢,那已是上天所給予最寶貴的禮物。可仍有不少人沒有意識到。

  近來,不時都會在電視機上看到有關於學生因學習壓力而輕生的新聞,大多都正值青春年華,卻在最美的年紀結束了一切。魯迅曾說:「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為一點小障礙而走不出路呢?」有時生命中的挫折就僅僅如同寬敞道路前的一粒石子,而人們總會在當下放大自己的遭遇。其實回頭再看,那只不過是你人生中微不足道的一點,輕輕抬腳便可跨過。

  同時,面對障礙時的思考方式也是人生的必修課。謝坤山在面對障礙時也總會用樂觀豁達的思考方式面對,在失去右眼時,他說:「右眼看不見,看不見什麼?那就是看不見別人的缺點; 而左眼看得到,看得到的都是別人的優點。」明明是不幸的意外,轉念一想又可成為一樁美事。 就如同半杯水的故事,面對同樣的半杯水,有人失望抱怨,有人則燃起希望。世事都有兩面性,挫折也可被看作挑戰,是日後成功道路上的根基石。

  謝坤山十六歲時的意外是不幸的,但同時也成就了如今的他。如不是那場意外,他不會接觸到繪畫,他也不會體驗到人間有情,更不會培養出那堅韌不屈的過人心志。如同《上堂開示頌》所說的:「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不經歷磨煉,又怎會收獲成功?現在你所抱怨的都將是未來成就你的關鍵。只要你願意勇敢面對一切挫折,心中永存希望,終會收獲屬於你獨一無二的景致。
作者簡介
Comment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