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憤怒

作者: 彭靖茗 最後更新: 15/02/2023
      何為憤怒?即怒髮衝冠,無法忍受他人任何形式上觸碰自己底線的行為。大部分人認為,人們之所以會義憤填膺是因為他人的挑釁、惡語相向等低劣行為;但我認為,人之所以會被他人煽動自己,是因自己的心理定力不足。
      舉個例子,無論是在什麼地方,當你突然被語言攻擊,正常人第一反應會感到無釐頭,緊接著,當他反應過來後便會覺得自己受到冒犯,開始怒火中燒。所以,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有的人會選擇跟對方據理力爭,有的人會選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更有的人直接大打出手。可能有人覺得:這都是因為對方先挑起事端,他們這麼憤怒也情有可原。不過我不認同,雖然他們的行為惡劣,但如果我們選擇與之較真,便證明了我們內心深處也是與他們同樣的人。而當中真正的原因是,我們自己內心的浮躁與慌張讓我們在面對別人突如其來的挑釁或攻擊感到被冒犯,心裡的不安勝過了理智,使你破了心理防線,讓憤怒佔據了你的頭腦,所以才會出現上面三種不同的反應。但如果自己的內心堅定,如同君子一般,面對有失偏頗的言論、不公的對待、侮辱性的謾罵,也能做到冷靜看待,泰然處之,不被憤怒左右自己,那便是真正做到凌駕於憤怒之上,不被它所操控的境界了。故我言,人感到憤怒的主因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另一方面,許多人時常會無能狂怒,是對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無可奈何卻又怒不可遏,這也是自己心靈脆弱而選擇暴躁狂怒發洩的一種方式。在楚漢之爭之際,項羽被劉邦打敗後,帶領著八百人馬突出重圍,來到烏江江畔,此時烏江亭長勸他趕快渡江,以圖東山再起,而項羽卻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接著便拔劍自刎。面對身邊的戰士一個個地戰死,他何嘗不感到惱怒,又何嘗不想報仇雪恨,但卻因不知如何面對江東父老而選擇了結此生,故項羽雖也曾有過一番成就,但如果在此戰爭中,能忍受一時的冤屈和苦難,也許就能再造一番事業。與之相反的是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想必已經被世人熟讀,他被吳王俘虜,餵了三年的馬,受盡屈辱。面對自己的人格受辱,本是一國之君卻被別國虜去做牛做馬,換做一般人,大抵早已感到暴跳如雷,又或是不堪忍受如此苦難,選擇了結生命;而勾踐卻能在回國後繼續以嘗苦膽的形式告誡自己,不要忘了曾經的教訓和恥辱,而他最終也打敗了吳國。這就說明了每個人面對不公的事都會忿忿不平,而重要的是,我們不應讓外在的事物控制了自己,而是讓自己保持冷靜。所以,惱怒與否,成功與否,都取決於自己。
      有人會說,難道每當我們遇到不公之事時,都選擇忍氣吞聲嗎?不然,不同的事應有不同的應對方法。如上所述,我們可以選擇以靜制動,而有時候,我們也可以表達我們的怒氣,如此才不會被別人當軟柿子捏。不過,我們的怒應是君子之怒,不應表露於面,且是為了世間公道而發聲,荀子更曾說:「君子至德,默然而諭,未施而親,不怒而威」,故如若我們站在有理的一方,為自己爭取有利的形勢,而不是勃然動怒、向對方吹鬍子瞪眼這般魯莽,便能輕易「擊垮」對方而不用動怒。
      如此,憤怒不應是我們隨意發洩情緒的理由,更不應讓它成為失去控制而為惡的幫兇。即使我們難以做到君子般不將內心情感表露於色,也應時刻保持冷靜和維持理性的一面。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