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精選 

讀後感

作者: 用戶 最後更新: 12/11/2022
要成為一本好書,不應只是傳授知識,也不只是插圖精美,更不只是情節緊湊。我認為一個好書應該蘊含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每次翻看都能給我們啟發。周淑屏的《被消失的人·情·味》正是我心目中的一本好書。
這本書是媽媽從圖書館裏借來給我看的。封面的設計已概括了的內容——一個個現代的故事發生在香港傳統的涼茶鋪、大排檔、當舖和唐樓中。
「人」是這本書的出發點——住在唐樓裏的人也不同的性別、年齡和文化背景。不然他們都是低下階層的人,他們也懂得守望相助,鄰居關係很好。例如其中一位媽媽要上班無暇照顧孩子,鄰家的太太會自動請纓幫忙。或者有水喉、電燈壞了教會來幫忙。這種互助氣氛,比那些住在高樓大廈裏的人還要融洽。而我隔壁鄰居的姓氏也不知道呢!
「情」是這本書的核心——書中另一個故事記述嘉偉喂乾脆快的外婆歸還雨傘,靠着, 一家一家大排檔去追尋。這既展現了婆孫之情 ,也帶出了以前香港家庸與僱主的情誼。因為以前在香港討生活艱難、找工作不易,家傭都對雇主十分忠誠、敬畏。嘉偉的外婆對雇主一家忠心耿耿,顧主一家也視她為家人。
「味」既是指味道,也是指讓人回味。作者的爸爸是開涼茶舖的,他堅持要跟從師傅所教的方法製作食物,例如他用純正杏仁汁就杏仁豆腐花,用上等甘庶榨庶汁。另一間買魚蛋粉的大排檔因為老街坊支持,所以單檔主形容好材料、好味道、好心思來回報他們——湯底是用左口魚、豬骨、蝦殼熬成的,湯底很甜很滋味。故此,老街坊搬到了別去,也老遠的回來光顧大排檔。一碗麵再好吃,也不會吸引老街坊乘機坐車回來吃,他們想回味的,只是那老街坊之間的感情和人情味而已。
可惜的是,故事中的「人.情.味」因政府政策、飲食習慣的改變、現代發展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少而消失。故此,我決定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香港特色文化,亦珍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而令到「人.情.味」不被消失。
Comment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