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咸道

作者: 女的 最後更新: 21/08/2022

翻閱報紙,《般咸道古樹被斬》的標題赫然出現在2015年的報紙頭條。我看向窗外的石牆 — 原先盤踞在那裡的參天古木只剩下根。「又一顆樹被沒了嗎⋯」我感嘆道。不久之前,連續的暴雨使泥土鬆垮,最終有一百年樟樹因承托不力而倒塌,造成傷患和交通不便。這起意外之後,本以為相關部門會加強對該地古樹的保育,殊不知為了公眾安全,他們竟然如此快就要剷除這些「後患」。


樹根的橫切面乾淨的厲害,俐落的切割,無情的斬痕。環環相扣的年輪展露無遺,象徵著它經歷過的漫長歲月。那樹根就這樣禿禿地暴曬在陽光之下。寧立多年,不畏風霜的大樹就這樣被我們毀了。真可笑。


由小到大,我都駐居於這個社區。自然而然的,四通八達的般咸道就成了我最常經過,也是我最熟悉的街道,沒有之一。每當放學,我總會和同學三五成群的結隊順著般咸道步行,然後在街盡頭的分岔路解散。當然,我們的娛樂不止一起放學這麼簡單。記得三四歲時,我們會特意貼著石牆走,為的就是要比賽誰能夠夠到那些懸在空中的樹鬚。那時又是蹦又是跳的,可總是夠不到那些樹鬚,每次都是氣喘吁吁的以失敗收場。現在,當我伸手碰到樹鬚的時候,樹卻沒了。斑駁的綠影不再,陽光直射臉龐,使得我炙熱難耐。有時候,似乎想重拾當年的感覺,我會伸手去捕捉那記憶中的樹鬚。五指朝天,回首一掏,手心是空的,正如心裡那些空洞的記憶,看不見,摸不著。


失去古樹的後果除了失去了一個童年故地,也造成了般咸道老報攤的倒閉。自從古樹倒塌之後,掌管報攤的球哥就一直在休養,報攤的運營也就不了了之了。每經過那個變成平台的報攤舊址,我都會感覺有些違和。當然,除了報攤的倒閉之外,需要我適應的新事物也太多了。隨着西營盤地鐵站的開張,不少商家在西營盤尋找商機。作為西營盤的老住戶,這幾年來,我目睹過不少老字號關門大吉,演變成符合現代潮流的餐廳和店舖。不知不覺間,般咸道已經煥然一新,增添了許多現代的元素,也抹除了許多舊事物。


人的記憶並不靠譜。一般來說,越長久的記憶就越大機會出現偏差或漏洞。所以,我們往往需要將記憶寄托於某些事物上,以去喚醒那些沉睡的回憶碎片。舊樹被砍伐、新樹舊書的交替,都使般咸道改造成與昔日不同的嶄新面貌。面對這麼多失去的舊物,與之相伴的記憶也會像球哥的報攤一樣,不了了之嗎?


封閉在家裏多日,隔離後我終於再次踏在般咸道的石屎路上。空氣清新,步履踏實,這是如此自由奔放的感覺!過去的幾個月內,我一直待在家裏上網課,忙於學習,無暇顧及窗外的風景。重獲自由的我好奇且興奮地左顧右盼,看見琳琅滿目的商店的時候卻感到一絲失落,因為我已經忘記這些新店舖的原貌,那些老字號的名字。為此,我對自己感到失望。難道,那些過去的回憶,就這麼容易被時間沖淡嗎?


這是,我看見那一壁石牆。石牆上不再是暗淡的樹根。嫩綠的幼芽在那面上綻放,翠綠通透,生機勃勃。頓時,那些承載在樹中關於般咸道的片段如電影般在腦海中一幀一幀地掠過 — 那些我與同伴的歡聲笑語、樹旁的嬉戲、球哥的報攤……那些樹根並沒有像預期般枯萎,反而另覓生機,看出新的花樣年華。


是啊⋯⋯只要它們還在,回憶就會常在。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