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與大自然
地球是迄今為止唯一可以承載人類生命的星球。它無私地賦予了人類剝削自己的能力與資格,給予了人類不可估量的資源並分享自己的土地,使人類在這世界上生存下來。因此人類在地球上擁有了數百萬年的歷史長河,所以,地球是孕育眾生的母親。
無家可歸的動物、霧霾籠罩的城市、日趨上升的海平面,無一不在控訴著人類向自然界過度索取的行為。由於人們過度焚燒例如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或砍伐森林並將其焚燒時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這些所謂的溫室氣體也是導致大自然受迫害的罪魁禍首之一。原本皚白無涯的冰川逐漸融化,北極動物因為人類的一己私慾而失去了自己的家園。可這不僅危害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還影響人類自己的健康,甚至威脅人類的生存。那麼人類為什麼要因物質財富傷害自己的「母親」呢?
人類每次輕易做的選擇都可以改變這個千蒼百孔、滿目瘡痍的世界,這取決於你所選擇的罐子是毒藥還是解藥。隨手丟棄的垃圾可以成為環境的污染源,也可以成為堆填區的一員。在本該水天一色的大海上漂浮著各類垃圾,沒有人會向被污染的海洋伸出援手,即便有了那一次,也會在不久之後恢復骯髒的模樣。這是人們在無辜的海面和幾步之遙的垃圾桶之間,選擇了向海洋倒下毒藥。這些毒藥被飢腸轆轆的海洋生物當作食物吃進了肚子,最終像那隻三亞海龜一般,因塑料袋與水母的形狀相似而吞食了過多海洋垃圾,導致其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人類誤食塑膠可以主動去醫院尋求幫助,可若是動物誤食了這些不能消化的塑料垃圾,卻只能一生忍受這種巨大的折磨。那麼人類為什麼不能多走幾步將垃圾放下垃圾桶裡,選擇那瓶解藥呢?
每棵樹都養育著生命,它產生人類賴以生存的氧氣,提供森林動物居住的家園,也是人類物品的製作原料。過度開採森林在近些年越發嚴重,為了進一步發展人類文明及居住空間,人們為了自己而大量砍伐樹木。一棵樹的成長需要幾年,可是砍伐一棵樹卻只要一分鐘。樹木對於人類的慾望供不應求,我們的「母親」逐漸從頭髮茂密變成了稀疏參差不齊的樣子。災難在一棵大樹的倒下開始,福報在一棵草木的誕生起步。那麼人類為什麼不能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減少因人引起的森林火災呢?
人類歷史之所以能延續至今,是因為得益於大自然的滋養和饋贈。然而大自然的忍氣吞聲使人類變得索取無度、變本加厲,甚至對浪費習以為常。張曉風曾說:「每一張紙都是一節樹木為我們粉身碎骨以後的遺容,我們理當感恩懷德。」不僅是紙張,整個人類文明都是建立在自然之上的,我們理應感恩和珍惜這一切,停止過度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