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善任」的唐太宗

作者: nickname-ssm-955649 最後更新: 01/08/2022

說起唐太宗,想必大家會想到一個繁榮強盛的時代――唐朝,「知人善任」的唐太宗確實是難得一見的好君主,但他到底有哪些輝煌事蹟,為何被後人美譽為「千古明君」?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十二月戊午日(599年1月23日),李世民出生於武功的李家別館,祖籍隴西成紀,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於公元626年稱帝。唐太宗是「可敬」,還是「可恥」的君主? 現詳述如下:

 

一.「天可汗」李世民:

 李世民能征慣戰,他的戰績可以說是鶴立雞群,在公元629年至公元646年期間,先後平定了東突厥、吐谷渾、高昌、薛延陀汗國等等,令西域諸侯臣服,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 四夷君長多派使者來唐朝貢他又擊敗了劉黑闥、薛仁杲、王世充、竇建德等割據勢力。李世民戰功彪炳,亦為自己贏得了赫赫威名。

 

二.開創「貞觀之治」,為唐朝盛世奠下基礎:

 不僅如此,唐太宗開創了世人稱頌的「貞觀之治」,為唐朝奠下以後玄宗的盛世基礎。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出自《荀子·哀公》),他將人民與君主的關係比作為舟與水,實行以民為本,人民能夠安居樂業,生活富足,百官能夠盡忠職守,做到君臣一體、同心協力,共創唐朝盛世。唐太宗不僅完善了科舉制度,還非常著重人才的選拔,書生務必遵守品德兼優、德才兼備的標準,以此選拔人才為官。此外,他還擴充國學的規模,增加學員及擴建學舍,讓不同地區的使節、學生和商旅雲集唐首都長安,促進各地文化交流。

 

三.唐太宗發動「玄武門之變」,是否有違倫常道德 ?

然而,中國有句古語叫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出自《寄興》)在公元626年,李世民為求自保,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了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等人。不久後,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但這確實情有可原,假若他縱容李建成與李元吉的行動,那麼最後受害的便是他自己,故他不是「可恥」的君主

  

 四.「用人唯才、不問出身」的唐太宗:

 不過,要創造大唐盛世,僅憑唐太宗一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這當然少不了一眾賢臣出謀獻策,他亦深知這一點,故他惟才是用,鼓勵群臣廣開言路,臣下須盡力勸諫,君主會虛心納諫他們的意見。當中最廣為人知的言臣,便是唐太宗身邊的第一諫臣――魏徵,魏徵不像普遍的官員,為了迎合皇帝而曲意逢迎,相反他忠實敢言,犯顏直諫,毫不隱諱的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所以,他也是貞觀時期功勞最大的一位良臣。俗語說:「以銅為鏡,可以整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出自《舊唐書·魏徵傳》)。唐太宗曾擁有以上三面镜子,但在魏徵死後他卻失去了一面镜子,由此可見,唐太宗有多麼愛惜人才,以及魏徵對於唐太宗,乃至整個唐朝的貢獻。

 

在唐太宗的治理下,大唐國力蒸蒸日上,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歐陽修曾說:「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亂,比跡湯、武;致治之美,庶幾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漢以來未之有也。」(出自《舊唐書·太宗纪》)李世民在其統治時期創造了中國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太平盛世――「負觀之治」,他所締造的歷史功績震古鑠今,足以流傳世世代代!

 

總括而言,《明季歷代論書匯編》中評價唐太宗:「君人之大德有三:一曰謙虛納諫,二曰知人善任,三曰恭儉愛民」唐太宗能開創「貞觀之治」,與他能善用人才有很大關聯,故他是一位「可敬」的君主

 

作者簡介
Comment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