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A05
我在運動之中找到「運」和「動」
現在社會上有什麼普及的問題?在年輕人的方面可以說是「懶」。就因為這樣,運動一說已經逐漸被「懶」代替。
身為一個現代的年輕人,我也一樣。在休息的公眾假期,總是有「晚睡晚起」的習慣,但同時地,在我所居住的屋苑,總是會見到一位「早睡早起」的伯伯。為什麼我會知道他?可能是因為懶但又不想輸的性格吧,那是小測最密集的一星期,沒辦法⋯⋯只能由剛看見晨曦的時間爬起來和應付完所有功課的時間溫習,在我溫習奮鬥的時間,唯一陪伴我的人可以說是那位伯伯,日復一日,每一次看到他的時間,可以說是晨曦和日落,每一次都是帶着一不厭倦、樂觀的心態去跑步。也可能是因為做運動的緣故,每一次看見他,都好像有一股風從他身邊出現,也許這就是有一身健康身體的要訣吧。對於患着一身「懶癌」的我,也只能說一句「佩服」。
我曾經想過:為什麼要做運動?「懶」不是一個更好選擇嗎?運動⋯⋯運⋯⋯動⋯⋯不就是「惡運」和「動工」的意思。「事如其名」— 既然如此為何要做運動?現在想來是多麼可笑。不需看書、不需搜尋、不需思考,只需要一個例子、一條「橋」、一個人:那位伯伯,便足夠去說明,試想想,一位眼看年有六十多的老人仍然肯花一點時間去做運動,為什麼要做?或者換一方面想,為什麼不做運動?為了等年老的時候坐輪椅?為了等到年老的時候受苦?為了躺在床上一動不動?自然不是,現在回想一下:運動能帶來什麼,「運作」和「動力」,如同齒輪一般的身體一環扣一環,只要有任何一環倒下了,又如何才能運作呢?再說,沒有健康的身體,又有怎樣的動力、能量,去做正常人能做的事呢?
正因如此,「從前帶着懶惰面具的我」也重新卸下了面具,用「運動」的心態去做所有的事,同時地,發現了自己更積極、正向去面對自己的生活:多做了更多對自己有益身心的事(早睡早起)、在健康方面也多作出了不同的嘗試(打羽毛球)⋯⋯所以說,已經有了一個真實的例子,你,依然要如同以前一樣過着「樹懶」一般的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