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學習放手

作者: 用戶 最後更新: 04/09/2021

《目送》是由台灣作家龍應台所作,耗時四年,收錄六十幀龍應台親手攝影的照片,意義非凡。它是二零零八年金石堂年度最具影響力的書,亦是當年亞洲週刊年度十大好書,深受大眾歡迎和喜愛。這本書包括「目送」、「雨兒」、「胭脂」、「散步」、「五百里」、「十七歲」、「母親節」等章節。它是一本叫人一看再看的書,記載龍應台父親的離世、母親的年紀老邁、兒子的成長與人生的離別,非常感人和寫實。

  

這本書最打動我的部分是「目送」,記敘兒子在龍應台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下茁壯成長,漸漸地懂得如何照顧自己,不再依賴母親,藉此帶出母親要學習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的道理。文中記敘華安上小學了,他「背著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斷地回頭;好像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他的視線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會」。

 

隨着時間的流逝,華安已十六歲了,他到美國作交換生一年,需要獨自生活。龍應台送他到機場。「告別時,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

 

轉眼間,華安已二十一歲了,成為了一個大學生。他上的大學正好是龍應台教課的大學。「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搭我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這些都在反映成長讓華安與母親產生難以解開的隔閡。龍應台身為母親,母愛驅使她用盡一切方法與兒子親近;華安身為兒子,用「成長」的理由為利器,一次又一次企圖逃脫母親對他的「束縛」。隨着成長,他們的關係變為你追我趕,非常痛苦。

 

於是,龍應台開始明白在無盡歲月中,「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看完這篇文章後,我認為文章能讓讀者明白放手的重要性。其實成長是每個人必經的階段,每個人都會學會獨立,而不再需要依賴父母。因此,身為照顧者的讀者應學習放手,默默地注視子女踏進每個人生的里程碑,並在適當時給予支持和肯定,這就足矣。

 

最後,我誠意邀請有興趣的讀者能閱讀這本書,期望讀者從中能得着體會。

Comment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