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記讀後感

作者: nickname-dgs-139219 最後更新: 15/08/2021

魯迅先生寫的《狂人日記》集合了十篇短篇小說,而它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

在閱讀這本書時,不難發現魯迅的作品都具有強烈的社會批判性。《狂人日記》、《祝福》、《長明燈》、《離婚》、《傷逝》和《肥皂》都批評了當時中國的封建制度和傳統禮教。

當中,《狂人日記》講述了一名患有逼害症的「狂人」患病時的所見所聞。狂人總是覺得身邊的人想害他,他們各種行為舉止的背後都是精心策劃的陰謀,後來甚至覺得身邊的人會吃了他,或者強迫自己吃人肉。最後,狂人認為自己無意中吃了妹妹的肉,因而發出了嘆息:「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魯迅批評了封建制度表面上「仁義道德」的掩飾下,暗藏了種種「吃人」的行為,同時揭示了禮教吃人的本質。狂人被眾人視為瘋子,但其實在狂人眼中,瘋着吃人的卻是眾人,自己才是在是非黑白顛倒的社會中唯一清醒的人。魯迅也通過狂人的角色,表達了自己對當時社會制度的不滿。我不禁聯想起「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這句詩。在封建制度下,真正清醒的人可說是屈指可數。狂人最後發出的嘆息,也反映了作者對社會新一代的盼望,對未來帶有希望。

《肥皂》批評了封建制度的道德敗壞;《傷勢》和《祝福》都批評了在封建制度的階級概念之下,婦女被社會壓迫以及封建勢力的干涉下,令她們不能爭取戀愛和婚姻自由。

《離婚》中的愛姑也是封建婚姻的受害人,但她本以為七大人會在離婚過程中主持公道,其實,七大人所維護的「公正」就是封建的男權主義。這反映了當時百姓對統治者抱有幻想,但沒有真正了解過狀況,也凸顯了制度的不公。魯迅的文章都以普通小說形式來揭示社會的黑暗和抒發不滿的情緒。

魯迅也十分擅長塑造人物。以《祝福》裏的祥林嫂為例,作者把一個農村婦女描繪得栩栩如生,塑造了一個勤勞、頑強的人物。她在封建社會中卻被迫害、虐待、侮辱,但是她也不斷抗議,表現出她的決心和堅強的特點。祥林嫂最後卻因為封建禮教和迷信受到重重壓力和打擊,走投無路,被吞噬而「逼死」了。

魯迅的文章反映了社會的多種問題,文章中的人物塑造栩栩如生,令他的文學作品引人入勝。

Comment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