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精選 

暑假閲讀報告

作者: 金田心 最後更新: 15/08/2021
《過程》這本小説集一共收藏了十一篇短篇小説,記錄了一群形形色色的青年人,或在學校裏、或在家庭内、或在職場中,面對人生百態的一個個片段。其中令我印象尤爲深刻的是與本書同名的一篇故事。裏面講述主角裴美的母親患上了癌症,不久人世,裴美想讓母親處理好她珍惜的物件,她最愛的至親,才安安心心、完完滿滿地離去;可是她的大哥卻極力阻止她的想法,命令一家人都守住這個秘密,不讓母親知曉。最後,母親還是洞悉了病情,而這個家裏的種種矛盾也浮上臺面;在家人的一一送別後,母親離開了人世,裴美也留下了淚水,對家庭以及人生產生了深刻的感悟。

看完這個故事,讓人感到淡淡的悲傷和沉重。曾從書本上看過一句話:死亡從來不是什麽驚天動地、感人肺腑的生離死別,只是在一個平凡的早晨,摯愛的人,卻永遠留在了昨天。是啊,電影情節中的哭天搶地很少在現實生活中出現。當死亡來臨的那一刻,我們只是呆呆地送走了親人,匆匆辦了喪禮,便回復了正常生活,依舊上班、下班、吃飯、睡覺...... 生活中缺少的那一塊碎片也被我們所忽略。直到那張不完全的拼圖困不住裏頭的悲傷和哀痛,才在某一刻爆發出來,籠罩住我們。有人説:時間會撫平一切的傷痛,可我們不懂得如何放下心中的包袱,治愈自己的傷口,因此在夜闌人靜時,靠在床邊無聲地痛哭,往往是許多人所不爲人知的真實寫照。

作者胡燕青在這個故事中帶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人之將死,我們應該對他隱瞞自己患病、不久於人世的事實,讓他好好地度過人生中最後幾個月;還是告訴他真相,讓他有時間整理好自己的東西,留下最後的話語,才安心離去嗎?就我個人之見,我較贊同故事中小女兒裴美的想法,也就是告訴他患病的真相。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農曆新年時我們會吃團圓飯,中秋節時我們會吃月餅、賞圓月......這些習俗都蘊含了團團圓圓、閤家美滿的寓意。人做事大多都講求一個「完」字,只有完成了一件事情才會覺得「滿」意;而事情中的「缺」失則會讓人感到遺「憾」,形成令人後悔莫及的缺憾。人生中的大小事尚且如此,更何況一生即將逝去的時分?如果我是那個快要死亡的人,我一定會把握住生命最後的時光,向自己的親人、摯友好好道別,把自己鍾愛的事物都托付好,才平靜地離開這個世界,回到上帝的懷抱中。當然,我也能夠理解裴美的大哥想向母親隱瞞病情這個決定,因爲人們都對未知的死亡有著恐懼,如果坦白事實,有可能刺激到母親,令她的病情進一步惡化。大哥作爲這個家庭中的領頭人,自然是愛母親的,也是想爲她好。可是在故事裏,裴美能了解母親的想法,在母親洞悉病情後為她安排摯友、親人來探望,買單行紙給她來寫信告別,母女的心意相通實屬難得。

此外,我更從裴美家庭的興衰得到了很深的感悟。父親母親結婚後誕下我們;我們從小和父親母親、兄弟姐妹一起生活,柴米油鹽、吵吵鬧鬧,這些生活中的瑣碎正是把家人維繫到一起的黏合劑;長大後,隨著我們或出國升學,或踏入職場,或成家立室,都如燕子般「隨風四散飛」,這個家也不再完全,少了許多歡聲笑語,只剩下日漸衰老的雙親;到最後,父母的逝世終於把我們拉到一起,但短暫的一刻過後,我們又回到自己新組建的家中,為家庭、事業而奔波。每個家的興起衰落,皆是如此,概莫能外。了解了這個亙古不變的規律,我明白到我們要珍惜我們在青春年少時和家人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的時光。長大後,我們未必再有時間陪伴在父親母親身邊,也沒辦法再和兄弟姐妹嬉耍玩樂,徹夜聊天;莫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才後悔莫及。父母隨著年齡的增長,或許會受到病痛的折磨,困在家裏,行動不便;但現今社會十分重視一個人是不是有用,能不能爲社會帶來幫助,因此他們時常會被社會漠視、遺忘。我們也應對這些空巢老人加以關注,作爲兒女也應抽空去陪伴他們,照顧他們。曾經,他們爲我們遮風擋雨,撐起了一片天;現在,便是我們守護他們,讓他們在晚年過的開心、安樂的時候了。

總括而言,作者透過細膩的文筆和真實的故事内容,帶出了許多發人深省的人生道理,我也從中得到了受益一生的感悟,因此我推薦這本好書給大家。
作者簡介
Comment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