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青《過程:短篇小說集》閱讀有感

作者: eunice4u 最後更新: 08/08/2021

胡燕青,當代文學短篇作者中的佼佼者。他的作品雖短,卻簡明扼要,而且敘寫角度新奇,帶出的道理簡短深刻。在《過程:短篇小說集》中,他也一直沿用了這個風格,全文11篇短文,每篇只用短短十頁余便勾勒出了一個蘊含著大道理卻又不失有趣的完整故事。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多活一星期》。

《多活一星期》講述的是一個愛滋病病人在一個牧師的幫忙下,得以在臨終前與家人再次相見的故事。我覺得這一篇的獨得之處,在於作者從不一樣的角度來敘述這個故事。如果要以愛滋病病人為題材寫文,你會從哪方面入手呢?對濫交的後悔?朋友的離去?別人的鄙視和懼怕?而胡燕青,卻講述了牧師因為母親早早逝去而決意為病人禰補遺憾。他在半年來在自己的假期天,也就是星期一,都會到醫院探望那位病人,風雨不改。某一天,他在馬路上差點遇到了車禍,深深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便問病人有什麼意願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病人回答自己的遺憾便是與家人的關係不好,他不敢讓媽媽來看他。牧師知道之後,便忙前忙後,偷偷地說服了病人的媽媽和哥哥來醫院探望他。最後的星期一,病人的家人去看他了,而一直來看望他的牧師卻缺席了。原來牧師心臟病發去世,不可能再來探望他了。最後病人了卻願望,安詳離去。這是一個很溫馨的故事,但原來在牧師的默默付出背後,他也曾有過恐怖的念頭。有一次在病房裏,他突然很想脫去放護衣,儘管他知道這樣很可能會感染到病人(愛滋病人免疫力較弱,接觸到外來細菌很可能會器官衰竭),但他卻突然不想管了,反正病人這麼久以來都沒有認罪悔改,被自己「殺死」又有什麼所謂呢?縱使牧師最後並沒有這麼做,但是胡燕青加插的這個部分卻讓我們知道其實看似無怨無悔地長期探望病人的牧師其實還是會有不好的念頭,但他仍然在生命的最後一個星期為病人奔波勞碌地找到他的家人去送他最後一程,十分偉大。

同時,我覺得本書傳遞的訊息十分重要。從病人和家人最後的和好能看出,就算我們犯了錯誤,讓父母傷心,他們也絕對不會拋棄我們,父母永遠是我們的避風巷。故事中的病人因為濫交而患上了愛滋病被兄弟指責,也不敢讓母親知道自己病了,一直羞於面對家人。得知他時日無多的家人卻立刻原諒了他,並趕到醫院給他送別,令我感嘆家人的愛多麼的深刻之余,也提醒了我一點—家人永遠都會包容我們的犯錯。父母含辛茹苦地養大我們,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我們。隨著我們的長大,父母也在漸漸老去,我們應該珍惜每一刻和他們相處的時光,不要因為一些小誤會而影響和他們的關係。

《過程:短篇小說集》讓我獲益良多,短短十幾頁的小故事讓我感嘆生命的脆弱之余,也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提醒了我要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作者簡介
Comment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