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徬徨》讀後感

作者: nickname-dgs-851987 最後更新: 10/08/2021

這本書收錄了作者魯迅所寫的十一篇短篇小說,細訴了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基層人士與知識份子不幸的生活,並對他們痛苦的命運表達了徬徨無助的感情,同時對當時的制度和過世的觀念予以強烈批判。

雖然故事人物是虛構的,但是他們代表了當時不同階層的人物,反映了當時深層次的社會矛盾。例如在《高老夫子》,主角高老夫子因為在報紙發表了一篇論文,就變得自以為是,為了去看女學生而教書。故事諷刺國民的自我中心和懶惰散漫,使我醒覺如果每人都像高老夫子一樣整天只是吃喝玩樂和批評別人,社會就不會進步,甚至邁向衰敗,後果不堪設想。又例如在《長明燈》,一位「瘋子」想吹熄廟裡的長明燈,引起了全屯人的恐慌,最後「瘋子」被關押了,批評當時保守的思想與迷信的習俗使封建制度變得愈益嚴重。

我很欣賞作者在小說中使用大量人物和景物描寫,讓我們讀者彷如親身在故事場景中,體驗人物的心情。例如在《祝福》,故事講述農家婦女祥林嫂做傭工是盡被虐待,又痛失丈夫與兒子,最後死在街上。作者描寫祥林嫂的全白頭髮、瘦削的臉上呈現悲哀的神色、手上提著竹竿和破碗、和麻木的身體這些特點,塑造了當時典型乞丐的形象。看到祥林嫂不幸的遭遇,我不禁為她產生可憐和同情之心,並同時意識與思考如何改變社會地位的不公平。又例如在《在酒樓上》,作者把寒冬深雪的淒清風景寫的細緻入微:老梅在互相爭鬥、憤怒而且傲慢的紅花等,好像給了景物不同的感情,而藉此抒發「我」對教育變化的慨嘆。這種借景抒情的手法使我印象特別深刻。

從這本書,我看到文章可以從不同角度和方法去反映社會狀況,指出和批評人民的弊點,讓人民反省這些缺點,並做出改變,使社會進步和邁向繁榮穩定。我想:這就是文學作品的力量所在。

《徬徨》

書本作者:魯迅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ISBN:978-962-04-4577-4

Comment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