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十四歲》讀後感

作者: nickname-dgs-709342 最後更新: 03/08/2021

  「親愛的媽媽:」,是《那年我十四歲》書中的第一句。本書以書信的形式記述主角方凱琳插班進名校宏高中學後因為成績不理想而被同學取笑、欺凌,直到後來和同學相處融洽的過程。同時亦記述她在母親去世後,被逼和曾經拋棄她的父親同住時發生的不愉快。

  方凱琳是因得到了校際羽毛球冠軍獎才進了宏高中學,因此在成績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學,除了被老師責罵,還被同學怪責拉低了班上的平均分。更經常被同學冤枉,令老師生氣。方凱琳令我聯想到自己的處境。在考進女拔後,我在某些科目中也比不上我的同學,一開始也沒有幾個朋友。不過,方凱琳認識了一個知心好友—關樂瑤關樂瑤多次幫方凱琳解圍,更幫她補習,提高她的成績。後來,方凱琳向同學打賭,如果在期中試平均分拿不到八十分或以上,就要退學。她十分努力,甚至患上了肺炎。不過,只得到了七十九點五分。幸好,她因在體育考試中幫助了扭傷腿的同學,被老師表揚,因此加分,最終得到了八十點五分,也得到了同學的認同。看到這裏,我鬆了一口氣。我對於她的遭遇感同身受,因此十分羨慕她擁有關樂瑤這個好朋友,也很佩服她透過自己的努力得到同學的認同。這成為了我的動力,新學年我一定要加油!

  除了朋友,方凱琳也在和家人相處的方面產生問題。她的爸爸在她四歲時拋棄了妻子和女兒,因此她一直記恨爸爸。即使和爸爸同居,他在大部份時候也不在家。在她爸爸提出想再婚時,她氣憤得直接離家出走。後來,她在無意中聽到爸爸和女友顏秀恩的對話,才知道爸爸是為了自己好才打算再婚。她亦被顏秀恩的悉心照顧打動,最終釋懷,原諒了爸爸。我和爸爸的關係其實也不算太好,因此這個故事十分打動我,不過,如果我是故事中的方凱琳,也許還是不能接受爸爸再婚,我會覺得是背叛了親生母親。這個故事亦反映了溝通的重要,因為一個誤會,方凱琳的父母要離婚,她亦憎恨了父親十多年。

  《那年我十四歲》的主角跟我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我在閱讀故事時感同身受。書以書信的形式記述故事,十分特別。方凱琳在結局把寫下的書信和成績表綁在氣球上,讓氣球漂向空中,令我十分感動,我真心希望,她的母親能夠收到並閱讀這些書信。如果她的母親真的在雲端注視着女兒就好了⋯⋯
作者簡介
Comment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