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精選 

三國演義閱讀報告

作者: 用戶 最後更新: 16/06/2021

 余秋雨先生在《藝術創造工程》裡這樣描述歷史:歷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隨和又自尊。我們大多都通過閱讀文字去瞭解和感受歷史,有時候我們需要在歷史中學習道理,吸取祖先的教訓,避免犯錯。而在閱讀過程中,我們也往往能夠真切地感受到文字間濃烈的情感,和歷史的多彩生命。

我在小學的時候曾看過《三國演義》,只是當時覺得書中的內容太過乏味沉悶,並沒有耐心堅持把它看完。時至今日,到了中學,我再次把它拿起,這一次我卻深深地被其吸引,每天都飄飄然沉醉在書中的世界。我跟隨作者精妙絕倫的文字,仿佛親身經歷書中的每一個或驚心動魄,或黯然神傷,又或熱血沸騰的故事!

我看到草船借箭的時候,諸葛亮誇下海口說只要三天便能借到十萬支箭,要是不成功,他就甘願受到重罰。想到諸葛亮可能會因此喪命,我的一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直到後來,一股玄妙的濃霧忽然出現,使生性多疑的曹操派出弓箭手,朝諸葛亮的草船射箭,令諸葛亮終得在最後一天成功完成任務,不必受到重罰。我心中的巨石終於放下,緊接著又看到諸葛亮在司馬懿率領大軍來襲的時候,決定使用空城計,心中的石頭再次提起,又在他成功擊退司馬懿後放下,如此反復。

閱讀《三國演義》後,我認識到歷史是一面鏡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書。儘管書中有一些已經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當再次閱讀的時候,也仍能有新的感受,同時初次閱讀時的緊張感也有所保留。

歷史可以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自身缺點,以及意識到改正缺點的必要性。閱讀歷史讓我們反思自身,當我們用心感受歷史的生命時,又何嘗不是在進行深刻的自我反省呢?有時候我們看著書中的角色,當他們做出讓人匪夷所思的舉動時,我們同時進行思考:我好像也有做過這樣的事,和諸葛亮一樣,有時候我也會承諾一些大家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可是為什麼最後諸葛亮成功實現了他的承諾,我卻做不到呢?是因為諸葛亮運氣好等到了大霧嗎?我做不到的原因難道是因為我運氣不好嗎?當然不是了,我們都知道諸葛亮成功的原因是因為他足智多謀,神機妙算,他之所以說只需三天便可籌得十萬支箭的原因,也是因為他從說出這句話之前,就已經想好了自己要通過什麼方法去獲得這十萬支箭。如此一想,再反觀自己當時因衝動,而許下承諾時的情景,便滿臉通紅,閉嘴不語,只是在心中暗暗告誡自己,以後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歷史也是一本教科書,透過列舉古人的經歷以及犯過的錯誤,教導後人要朝正確的方向邁進。《三國演義》中,周瑜設下圈套引諸葛亮上鉤,讓他受罰,一開始周瑜以為諸葛亮要想完成任務簡直是天方夜譚,於是便得意洋洋,喜形於色,準備在他失敗時落井下石,卻怎想諸葛亮並沒有像他以為的那般束手無策,反倒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最後周瑜的期望落空,只得灰溜溜地承認自己比不過諸葛亮。又像空城計裡,司馬懿過於草木皆兵,即使諸葛亮城門大敞,他也遲遲不敢揮兵前進,原本可以大獲全勝,卻因一時猶疑錯失良機。這兩個例子分別告訴我們,應學會友善待人和謙虛向人學習,以及不要讓憂慮阻擋自己前進的步伐的道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當有人在某方面勝過自己時,應當放寬心胸,接納別人的優秀,承認自己的不足,並且虛心向其學習。我們也需要學會辨別時機,當適當的時機出現時,應要緊抓機會,絕不放過任何一個有可能進步,或是成功的可能性。

確實,歷史是有生命的。從不同管道獲取的歷史,有著不同的生命;從不同故事得知的歷史,有不同的意義;從不同史例學習到的知識,也有不同的道理。而我在《三國演義》獲得的學問,也遠遠不止今天我所寫下來的內容,從書本中學到的知識,應在生活中得到靈活運用,也希望每個人學到的知識,都能夠在生活中體現其價值。

 

 

Comment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