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與對話之關係

作者: 用戶 最後更新: 31/08/2020

聆聽與對話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兩個動作,但這兩個動作並非互不相干的。對話其實是基於聆聽,只有掌握聆聽的秘訣,方可展開一個有效的對話,從而建立、發展以及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上課時,聽老師的教學;小息時,聽朋友的分享;回家後,聽父母的嘮騷,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聽」,但以上三個情境中的「聽」又是否一樣?聆聽並非只是以耳朵接受聲音訊號,聆聽還需要眼到、心到去接收、理解、評估語言中的訊息以及情感。這才是真正的聆聽。細心聆聽的好處之一是能發現對方的言下之意,成為一個能察言觀色的人。全心全意去聆聽時,我們不僅能聽到一個人說話的內容,還會聽到那人的感受,甚至聽到話語底下隱藏著的重要信息,我們便能根據對方的意向,做出機智的對策。其次,細心聆聽能讓我們成為彬彬有禮的人。每個人都希望專注點在自己身上,所以每個人都特別喜歡有人傾聽他說話。專心聆聽別人說話,是給予對方尊重與肯定,讓對方覺得自己待人親切有禮,瞬間提升好感度。

細心聆聽作為對話的奠基、對話的開端,最大的好處固然是展開有效對話。每個人在對話時,約有六成的時間是在聽,但真正聽到的內容卻不到四分之一,這表示我們只部份了解對方想表達的,誤解的機率這麼高,又怎能正確的回應對方呢?只會越溝通,錯得越多。所以有效的對話須從聆聽開始。人類並非獨立個體,個人與個人、家與家、社區與社區,這些網絡組成了社會的重要部份,而理想的人際網絡應該是親密和諧。為了維持平穩的關係,對話是很重要的。是故,對話時,我們應該細心聆聽對方內容。把專注力與焦點放在對方身上,適當時以聲音或肢體動作做出回應,並且避免打斷對方。如此,對方會被鼓勵去分享更多,而只有更了解對方才能發展一段關係。

有效聆聽的對話除了能讓我們逐漸了解對方,從而建立和發展一段關係,還能修補一段關係;相反,沒有聆聽的對話只是單向的說服,會使人感到尷尬不適,甚至導致關係破裂。以正值青春期的少年為例,他們希望依照自己的意欲行事,父母好心的提醒或會惹來反感和對抗,甚至爭論及執拗,傷害這段關係。但只要父母細聽子女的話語,細嚼箇中意義,留心話語中隱藏的暖暖親情,不要急於回應,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再用話語以示體會和了解,那子女就會感受到父母的認同,從而放下對父母的警惕之心,雙方都得以諒解對方,從而修補關係。

對話其實包含了好幾個範疇:聆聽、理解、表達、共識。但聆聽作為對話的開端,能開啟一個有效的對話從而建立、發展,甚至調解修補一段關係。聆聽與對話需相輔相成,並且是需要不斷的磨練才會有好的功效。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