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時代與個人存在

作者: 用戶 最後更新: 30/08/2020

從人類開始發展文明社會,便開始組織有系統的社會,自此我們不再獨來獨往,學會了與其他人溝通,所謂的隱私便不復存在了。在距離現在四千多年前,政府已經會收集人民的資料比如出生日期,父母名稱,住址等等,用以統計人口及決定施政的細節等作用了。到了一九四二年,德國的科學家為了監視火箭的發射而發明閉路電視,現在我們己經習慣了在學校,餐廳,甚至私人住宅門口被攝像鏡頭注視,使它融入了日常生活保安系統的一部份。二十九年前,互聯網的發明又進一步使我們的活動資料容易被洩露。

二零一九年初,臉書洩露近四億一千六百萬用戶的私人資料就已為所有使用互聯網平台和軟件的人打響了一記警報。有些人會開始到平台設定或手機軟件設定作出調整,在按「我同意」之前也會稍微瀏覽一下相關的條款及其他私隱條約,警覺性明顯提高。可是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擁有電話本身便已經足夠讓我們的每一步變得可以追蹤,原因是我們的電話發放出的信號會被附近的信號站感應到,而只要到電話基站一查就能知道我們一天的行蹤。可能你早就知道這件事了,或者你會感到十分驚訝,但可以肯定的是你肯定不會停止使用這部令我們「廢寢忘食」的電器。

為了讓我們能更全面的理解我們身處的網路世界,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個人資訊的應用。個人資訊的商業用途大概可分為四種: 一、優化顧客體驗,透過分析顧客行為、評論及反饋調,調整公司提供的產品、服務等,有些公司還能根據資料推出更個性化的體驗。二、完善市場策劃,根據情景化信息展示的顧客對營銷活動的反應,根據推測出的顧客意願營銷路線,並根據用戶的行為決定推銷的對象。三、直接將資料轉化為現金流, 收集數據的企業可以將數據賣給其他企業已換取資金。 四、用以加強數據保安,為了避免客戶資訊被盜用或瀏覽,一些企業會選用「聲紋鎖」,靠着辨識客戶的聲音為他們的個人資料加密。

再者,我們需要了解個人資料外流的弊端。作以上用途的資料大多是透過直接詢問顧客,例如網上的問卷調查;間接追蹤顧客的行為;從其他來源採集顧客的檔案的三種途經取得,但假如我們的資訊是由其他非專業人員竊取的呢?一舉一動都受到追蹤的滋味固然不好受,但如過資訊不是被妥善運用的話,那影響便不再是情緒上的了。個人私隱的洩漏可能會讓我們更容易陷入為我們量身訂製的騙局;護照號碼、身分證號碼、信用卡號碼等重要資料外流更能讓我們的財產被輕易竊取,甚至捲入規模不一的罪案中

在享受各種高端前沿的用品和服務的同時,保護自己的個人隱私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我們可以從自己的習慣上做出調節,包括在購物前考慮所謂的功能是否實用並且不會過度侵犯使用者的隱私,在社交平台發佈動態前先檢視內容會否披露過多個人資訊等;同時,我們亦要善用作為消費民眾的權益,持續督促各軟件公司和網路公司加強對用戶資料的加密系統及嚴密監管和制定分明的資料應用方式,避免科技的副作用產生嚴重的影響,令顧客可以放心使用各類科技產品,繼續投資和探索現代科技的無限可能。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