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後行

作者: 用戶 最後更新: 16/08/2020
     常聽見別人說:「三思而後行。」有人認為做事或作決定前,要經過再三思考,才做出實際行動,同時也有人認為凡事諸多考慮,反而會令人變得優柔寡斷,處事緩慢又遲鈍。究竟做事應否三思而後行?這樣對事情有甚麼好處?又有甚麼弊處?
     看古裝電視劇集時,經常會發現當一國之君在朝廷上作出決定前,無論是關乎軍事、政治、民生、經濟或是社會的政策,總會有朝中大臣向君主說:「皇上,請三思!」可見從久遠的年代開始,古人已明白做事前認真參詳的重要性,他們認為人一旦沒有經過考慮,倉卒魯莽做決策的話,未必會造成好的結果,尤其是關乎國家大事的決定,更為需要「三思而後行」。
     人與生俱來有一股衝動埋藏在心裏。小時候看到喜歡的玩具零食,會渴望能全部買下來;長大後有甚麼想說的話,會不經思考馬上說出來。這亦是為甚麼「三思而後行」經常掛在我們的嘴邊,可是能否真正實踐,又是另一回事。為甚麼「購物狂」會存在?正是因為他們在花費前,並沒有三思,只跟隨自己心中的慾望,大肆購物,卻並沒有想到貨品是否合適,這件物品自己是否真正需要,這項投資是否值得等等問題,於是在每一次花費時,便不斷重蹈覆轍,不少人甚至因此「刷爆卡」,欠下大筆債項,為自己的生活增添沉重的負擔。同一道理,罪犯犯下人生大錯,也是因為沒有「三思而後行」,他們沒有考慮到自己所犯的過錯是違反倫理道德,沒有考慮到罪行會傷害到別人,沒有考慮到一次錯誤,已足以為自己人生的漫漫長路添上一道不可磨滅的痕跡,導致他們走上歪路,犯下彌天大錯,把自己的大好前途一手摧毀,這全都是被衝動指使、沒有三思的後果。
     人生的路程每時每刻、每分每秒都充滿十字路口,我們常到要為自己決定下一秒該往哪個方向走。一生人時光漫長,要做的決定多不勝數,小至棋局中下一步下甚麼棋子,每天晚餐吃甚麼飯菜,考試中下一題該寫甚麼答案,大至就讀哪所中學,做甚麼職業,成年後買甚麼房子,我們都要親自主宰自己的人生,為自己作認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我們時常會感到躊躇無助,面對分岔路感到徬徨又矛盾,這正是「三思而後行」的重要性。假如面對重大的抉擇時,不重覆衡量眼前的選擇,魯莽行事,很容易會因為衝動而得出錯誤或不當的結論,因而為人生加上一塊絆腳石,造成可大可小的影響。相反,假如我們「三思而後行」,能允許我們清楚地看到眼前的局勢,冷靜地分析情況,並認真計算每個選擇分別帶來的長遠利弊,讓我們保持清晰的頭腦,為自己作最恰當的決定,令生活得以事半功倍。
     雖說「三思而後行」的確很重要,可是當我們過分思考,可能會造成反效果。假若我們面臨每一個決定,也採取三思的心態,甚至是每天的衣著配搭,或乘搭的交通工具,也要經過無數的考慮,這是絕對不可取的。試想像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思考,即使很瑣碎的小事,也是衡量一番才實行,這一來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二來令我們的頭腦變得過於複雜,容易惹起焦慮和猜疑,杞人憂天,像成語故事「杯弓蛇影」的主人翁一樣,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時刻都為不存在的事情而煩惱,過度揣測和解讀身邊的人事,導致日常生活受影響,且容易對身邊的人起疑心,這不論對個人心理或社交生活也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總括而言,時間是不斷流逝的,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人生中所做的決定也是不可逆轉,因此在重要的事上「三思而後行」,是讓我們擁有無憾和精彩人生的關鍵。雖然「三思而後行」對人生路很重要,引導我們做應該做的事,可是要適可而止,不可濫用,否則不但沒有益處,更會達至反效果。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