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龍文化

作者: 斐榮雪 最後更新: 22/02/2020

   龍為中國文化的本源,已有八千年的歷史。龍不但代表着我國的傳統文化,還象徵着中國民族。牠除了根深蒂固地貫穿中國各朝代,還生生不息、千變萬化地影響着東南亞地區。縱使受到西方文化的衝擊,使得藝術形態不斷演變,牠仍牢牢地扎根於中華文化之中。時至今天,在資訊泛濫、不同文化湧現的年代,人們並沒有把牠拋諸腦後,反而仍以「龍的傳人」、「龍的子孫」自居。究竟牠怎樣與我們的生活層層相扣?那真是個值得探究的題目。


              龍代表尊貴、吉祥和太平。每當有嫁娶時,龍的圖案都會出現在金器、首飾、衣服和各種場景佈置上。新娘佩戴的龍鳳手鐲,數量越多越尊貴;新娘穿的裙褂都繡有龍和鳯的吉祥圖案,寓意「龍鳳呈祥」;而設宴場所,下

更會增添龍、鳳的雕塑。這些例子都足以證明龍的文化已深入我們的喜慶節日裏。在中國傳統習俗方面,龍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香港,每逢春節,都有醒獅舞龍表演;中秋節的時候,會舉行舞火龍;端午節會舉辦賽龍舟的活動。而在國內,一些少數民族亦跟漢族一樣,至今仍保存着與龍有關的慶祝活動,例如:苗族會舉辦龍船節,他們祈求龍會保佑其國泰民安。在祭祀時,中國人會「拜龍母、「摸龍牀」等等。他們相信龍母能保佑信眾平安。由此可見,中國的傳統習俗和祭祀儀式都和一脈相連,不可分割。

 

                 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之際,我們的生活方式無形中受到西方文化影響而改變。龍的文化卻出乎意料地紥根在各階層的生活方式中,成為民族象徵。中國人常以「龍」字為小孩娶名;一些演藝界的名人都以「龍」字作為他們的藝名,例如:李小龍、成龍,這些情況比比皆是。在文化藝術中,無論是繪畫、製作陶瓷、拍攝電影、創作歌詞,甚至人們刻畫紋身,龍的圖案隨處可見。名畫家龍黔石先生被稱為「五龍先生」;歌曲如「龍的傳人 」、「東方的巨龍」,都體現出龍的文化已浸入我們的藝術領域中。除此之外,「生龍活虎」、「龍飛鳳舞」、「人中之龍」等等,這些都是深入民心,歷久不衰的民間言語,充分體現出龍代表着中國人的足智多謀、追求卓越和充沛的活力。


                    中國龍的文化博大精深、淵源流長。從帝王的象徵到民間的生活,都始終如一,歷久不衰。能夠成為這條「東方的巨龍」的一份子,令我自豪不已。龍的包容和進取,讓我學到堅毅不屈、力求上進的人生態度。我期望龍的文化得以弘揚,使它不斷延續和凝聚,且揚威海外。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