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精選 

香港學生的快樂

作者: 用戶 最後更新: 21/02/2020
如果有人問我現在的學生快不快樂,我會毫不猶豫的說不快樂。學知識本身是快樂的,也是神聖、愉悅的。可是如今人們卻把知識和學問當作升官發財的敲門磚。

如今無論是做什麼都要求成績優秀。從幼稚園開始,為了「贏在起跑線」,家長用盡全身解數讓他們的孩子精通「十八門武藝」;目的是爭奪名校一席之位,家長無慮幼兒心靈承受能力,讓他們還沒有踏進校門就已經對知識產生了恐懼。

而面對升中,每個家長都望子成龍,希望子女能夠考進一所名牌學校,不惜一切代價投放金錢、人力、物力,無形中給學生帶來了精神上的壓力。高考放榜之時,考得好的,笑逐顏開面對著閃光燈,父母在記者面前得意洋洋,接受讚賞;考砸的,父母埋怨,自己灰心,甚至自尋短見。

的確,學生是父母的希望。父母把所有的時間和金錢投放在孩子身上,這也是無形中的壓力,讓他在面對各個大測小考中,為了報答父母,緊張的廢寢忘餐,通宵溫習。除了父母之外,還有朋輩之間競爭的壓力。當你成績不好的時候,同學會嘲笑你,互相攀比。而老師也希望為學校和自己爭光,也給了學生一定的壓力,。面對這三座大山,除了吃飯、睡覺、讀書,根本沒有娛樂可言。

如今笑聲最響的是我們學生,哭得最響的也是我們學生;當我們成績優秀的時候,老師讚,父母誇,同學羨慕;考得差,父母埋怨,老師苦臉,同學鄙視。

在香港除了讀書之外,把我們當成「神仙」,還要求我們音樂、體育樣樣精通。而有的學生明明沒有天份,又不喜歡,只是為了家長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逼他們彈琴,到最後還是放棄,實在是浪費光陰。不但音樂沒有成就,學業也跟不上,搞得精疲力盡。我學琴多年,雖然有些興趣,每當遇到比賽,都會求老天不要撞正測驗考試的日子。因為我曾試過比賽和考試同一日進行,令我精神恍惚。

課外活動本身是為了愉悅我們的身心,紓解我們讀書的壓力,可卻給我們在壓力上又加了一個法碼。我們學生都忙得不可開交。為了參加比賽瘋狂練習,還要顧及學業,真是苦不堪言。而我們比賽落敗,父母、老師因失望而怪責,同學也看不起。香港的學生神通廣大,無可不能,簡直就是「神童」。

知識本是人們精神的食糧,也是人們成功基礎,可是在香港這種畸形的教育制度下,人們對學習知識已經失去了樂趣,只是為了考試,為了將來的飯碗。而當我踏出學校大門以後,我把所有的知識全部拋諸後腦後了,我多年的教育還剩些什麼呢?這樣的教育制度根本就是徒勞的勞命傷「才」的。與其在這種教育制度下做個不快樂的學生,還不如放開胸懷,把名利、成績、榮譽放下,做個心靈上快樂的學生吧!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