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閱讀報告
最後更新: 19/08/2019
《狂人日記》這本書是魯迅先生的短篇作品之一,它的內容主要是從一個之前患有迫害狂的病「狂人日記」中,從那位「狂人」之前患病的時候,以他的的角度講述了他那時候的所見所聞。
在狂人的前幾篇日記中,重複的描述了其他人和物似乎怕他,又似乎想害他,認為隔壁的狗,遇見的孩子,路人們都對他不懷好意,好想要吃了他一樣,令他納罕又傷心,這些呈現出了他對村里其它人的恐懼。
在第三篇和以後的日記中,記敘了有關人吃人的事情,他看到了街上的一位女人打她的兒子,說要把他吃了。那天晚上,他回到家裡翻開歷史一查,看到了那沒有年代的歷史裡,歪歪斜斜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從字縫裡看出了滿本「吃人」這兩隻字。之後,他認為他是吃人的人的兄弟,認為合夥吃他的人是他的兄弟,認為他周圍的人都要吃他。
在後來的幾篇日記中,他提到他想起了自己的妹妹五歲時恰恰逝世,認為他哥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暗暗地給了他們吃了他妹妹的幾片肉,他發現了自己也許都無意中「吃了人」。最後,他的日記以「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許還有?救救孩子...」來結尾。
這本書令我印象十分深刻,作者魯迅先生通過這篇文章中的主角「狂人」,諷刺了中國情末代的那個時候封建時,常常說著「仁義道德」來「吃人」的人們。在魯迅發表《狂人日記》的那個時候,中國還處於封建禮教和封建文化的領域裡,魯迅以這篇短篇小說——《狂人日記》來反映出了人性的黑暗面,說出了在吃人又怕被人吃的,在互相迫害的人們。這篇文章諷刺了封建時候的禮教和那個時候人吃人的現象。魯迅先生以「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許還有?救救孩子」來結尾,表現了魯迅對那些沒有「吃過人」,沒有迫害過人或者接觸過那人性的陰暗面的孩子的期望,和對光明的希望。
Comment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