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精選 

《棋王樹王孩子王》閲讀報告

作者: 藍卓妍 最後更新: 18/08/2019

      這本書是作者阿城的著作,裡面包括三個故事,分別是棋王、樹王和孩子王。雖然這三個故事並沒有聯繫,但是都存在著一些人生哲學。而我認為棋王和孩子王的故事最令我印象深刻。根據書中的簡介,我才知道原來這兩個故事曾被改編為同名電影,也因此阿城曾到意大利國際文學獎。這三個故事都是以第一人稱視角來看文章,除了可以看到文章中的我的想法外,還可以把自己代入故事中,自己在分析內容的同時,又不會感到無趣。以下是我對這兩個故事的看法:

      首先,棋王是關於「我」在車廂裏偶遇一個十分喜歡下棋的人叫王一生,他對下棋的執著並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他為了下棋能不吃飯,寧願被家人打罵也要下棋,能看出他對象棋的著迷程度是比天空的高。在「我」和王一生的交談中,我了解到王一生對吃飯的看法和價值觀,平常人以為吃飯是因身體和心靈需要,王一生卻說那是饞而不是需要,覺得人要吃東西但不是為了告訴自己不會沒東西吃,而且覺得大部分人都不懂貧窮的人對於食物的尊重,總認為饑餓使人不顧形象地吃,但王一生卻認為從沒體驗過饑餓的人是沒有資格去評論貧窮的人,也是因此,他教會了我除非我曾親身體會過對方的情況,千萬不要胡亂發言或批評。

      我最喜歡的故事是孩子王,它就像反映了二十年代中學生的學習環境和資源,更反映了當時老師教學的苦以及人們認為的有文化氣息的人。首先,故事敘述「我」被一間學校的負責人邀請去教書,而原因只是「我」讀過高中,應該會有文化氣息,而當時很多人都認為認識的字越多,教學時越容易,但是當「我」回鄉與朋友聚會時,說教書並不簡單,先教導學生單詞的意思,再加上分析句子和段落,從而去推斷文章的重點,不但如此,發現學生們的學習環境十分惡劣,學生們都沒有書,只能自己抄下整篇文章,所以時間令學生沒有學太多字,讓「我」覺得麻煩,覺得教不了書。因此,最讓我感到有趣的情節是「我」要班上的學生作文時的情況,「我」要他們寫的題目是上學,卻沒有一個人能夠寫的出來,結果「我」決定不再按照課本上的內容去教,而是每天都讓他們寫作,讓他們懂得如何去表達意見。我覺得這個老師是個特別的人,因為他寧願被校長或其他老師說要教,也希望學生們能順利表達意見,所以我從中學會了不少道理。

作者簡介
Comment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