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傳

作者: dgs181 最後更新: 17/08/2019

《阿Q正傳》是由魯迅先生的經典之作。書中有十一篇小說,包括「藥」、「明天」、「白光」」、「鴨的喜記」等等。這本書反映當時黑暗腐敗的中國和國民的封閉思想,作者希望通過一篇篇耐人尋味的小說喚醒那時愚昧的民眾,令中國卷土重來、東山再起。


 當時科舉制度給考生帶來的禍害多不勝數,他們只會不停地讀書,產生缺乏營生技能的悲慘命運。在小說「白光」中,陳士成十六次在科舉考試中都屢屢落第。後來,他相信祖宗傳言,到山中挖銀子時不幸墜湖而死。而在「孔乙己」一片中,主角因讀書後不能中舉,淪落到被酒店裏的人取笑,無力營生。最後他因去偷竊被打斷腿,不久以後就不幸生亡了。在這兩篇小說中,帶出那時中國科舉的弊處,及令許多有志氣的年輕讀書人失去希望的原因。此外,魯迅先生更批評當時社會冷漠無情的面貌。在「白光」一篇,陳士成死亡後「鄰居懶得去看,也並無屍親認領」。而在「孔乙己」中的人物也常常嘲笑孔乙己,突出那時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無情。


 當時的中國有部份群眾愚昧無知、麻木落後。魯迅先生認為若不徹底改變民眾的觀念,那時的社會革命就難以成功。在「藥」和「風波」兩篇小說,作者巧妙地反映出民眾落後、封閉的思想風格,希望能夠當頭棒喝,喚醒當時的讀書人。

「藥」講述老栓的孩子得了癆病。於是,他在夜裏托人高價買來人血饅頭給他的兒子吃,希望可以醫治孩子的病。可是最後也無法阻止小栓的死。「風波」主要敍述在革命期間被人剪去了辮子的七斤。有一天,他在城內打聽到皇帝坐龍庭了。和七斤有仇的趙七爺乘著機會去恐嚇七斤,吿訢他沒有辮子的人便要被砍頭。這個消息令七斤心煩意亂和惶恐不已。十多日後,七斤夫婦看出了破綻,他們的生活因而復會正常。

 這兩篇小說分別反映辛亥革命前後人民群眾的愚昧,揭示了當時在農村落後的面貌以及缺乏 民主和自由思想 的狀況。魯迅先生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文筆,幫助改變民眾的觀念,擺脫糊塗意識,讓每個中國人都能提高知識價值。另外,小說「藥」也突出當時群眾不了解革命意義的壯況。當時的革命黨人沒有發動群眾參加革命鬥爭,也沒有讓群眾充分認識革命事業背後的真正意義。在故事中,人血饅頭的血來至為國家犧牲的革命者夏瑜。他被殺害時,周圍的群眾只袖手旁觀,沒有留戀一點的同情,也不理解革命者所奮鬥的動機。魯迅先生希望呼籲當時的革命黨人教育群眾,讓他們一起參與革命。不然,革命者就會像夏瑜那樣寂寞而委屈的去世,革命永遠不能得到勝利。


 魯迅先生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在「故鄉」一篇中,能明確體現了作者對當時社會壯況的強烈不滿以及改善落後社會、創造新生活的欲望。這篇小說記敍作者相隔二十年回到故鄉的所見所聞,包括他小時侯的夥伴閏土和豆腐西施二嫂的人物形象。
「故鄉」不僅僅描述了魯迅先生兒時的回憶和回鄉的經歷,還反映了當時辛亥革命農民破產,艱苦樸素的生活現實。另外,農民由於受封建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引致老百姓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縛,衍生以前中國人彼此之間的冷淡無情。


 當時人與人之間的道德的缺陷也在小說「明天」中體現。故事中 單四艘的兒子得了重病,各種治療都不能挽回他的生命,兒子的離去徹底地打碎了單四艘的心,將她推向了死亡的深淵。當中王九媽的角色表現出的無情、自私、貪婪,反映當時黑暗的社會中的鄰里關係。魯迅先生也認為要「明天」帶給新的希望、新的開始,必須「掃蕩這食人者,掀掉這筵席,毀壞這廚房」,在中國歷史上光輝地寫下新的一章節。

 最後,魯迅先生通過「鴨的喜劇」一篇,說表明了人間雖然不可能無所不愛,可是能通過反對強暴來保護弱者的道理。故事敘述一名蘇聯盲詩人愛羅先珂先生。他在池中放養蝌蚪想聽蛙鳴,後來又買了幾隻小鴨,結果鴨子把蝌蚪吃光的故事。盲詩人代表了當時社會的一部分人,他們希望所有人凝結起來,和諧共處;用一種包容接納各個階層和民族的愛,徹底消弭各種矛盾,防治互相侵奪或妨害。可是,他們忽略了這讓做對於那些被損待的人們沒有助益。因為人與人之間有對立是無可避免的,就像大自然的規律一樣,有的動物以植物為食物,有的以其他的動物為食物,弱肉強食,生老病死。因此在他們在反對鬥爭,維護和諧的同時,只不過是保障了強勢「吃人」的權利,於是造成了「鴨的喜劇」。


 總括而言,閱讀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不僅僅讓我學會了多種的描寫手法,這幽默諷刺的筆觸還令我深入地了解當時中國黑暗的社會現象。

作者簡介
Comment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