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後感

作者: nickname-dgs-171062 最後更新: 17/08/2019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主要介紹東漢末年,群雄四起,爭霸天下的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吳三國交織而成。此書意義非凡,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具有極其崇高的文學藝術價值,流傳千古。我年幼時已閲過此書,現今再閲,別有一番感受。

  《三國演義》中,作者羅貫中對蜀中的主角包括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讚賞有加,對魏、吳的角色以眨居多。當時年少的我亦因此有所偏見,可現在長大後思想逐漸獨立,對一些人和事有新的認知和見解。

  例如東漢領袖曹操。書中的他被描繪為奸詐又殘忍,尤其他顛覆漢室一事違背綱常和肆意屠殺的冷血手段。可是其實他是一位非常具才華和政治手腕的大人物,還被盛譽稱之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如名震天下的官渡之戰,曹操在處於人數劣勢的處境下取得勝利的。加上他能在眾多諸侯中脫穎而出和他「挾天子以令諸侯」下仍然多年未被推翻可顯示出他非凡才能。曹操亦體恤百姓,振興文化和經濟發展,如非當時混亂和連年烽火的情勢所逼,曹操或許會是一名勵精圖治、深受百姓喜愛的賢臣。

  另一個例子是吳國大將軍周瑜。受此書影響,周瑜被形容為心胸狹窄和嫉賢妒能的小人。從諸葛亮「三氣周瑜」而周瑜從馬上墬了下來、口吐鮮血、甚至臨病死前嘆了一聲:「既生瑜,何生亮!」證明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華並對其下了殺心。但歷史的事實卻與其在此書塑造的形象相反,周瑜不僅相貌英俊、溫文儒雅、飽讀詩書、精通兵法,而且氣量寬大,年紀輕輕便有雄才偉略。《三國演義》誇張地美化和吹捧了臥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大大貶低了周瑜,事實上周瑜也是一名極其優秀的曠世奇才,與諸葛亮相較起來並不輸蝕,隻強不弱。

  《三國演義》中的內容雖並非全然屬實,卻彰顯出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書中的人物各顯神態,各龐大的打鬥場面如親歷其景,宛如親身感受到各士兵滔天的戰意和氣勢的磅礡,各大將軍的威風凜凜和凌雲壯志,各帝王的高高在上和唯我獨尊。書中的啟發和道理亦頗有深度,意味深遠,值得反思。《三國演義》能夠名垂千古,必有其精髓之處,值得每一位炎黃子孫再次翻閱,再次細嚼。
Comment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