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從善如流

作者: 用戶 最後更新: 16/08/2019
有人認為做事應該聽取各方意見,有人認為做事不應左右搖擺。而我認為做事應該從善如流。從善如流是指廣泛聽取眾人的意見,然後擇其善者而從之。做事從善如流的話,便能減少錯誤、滿足不同人的訴求以及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首先,與人合作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必須從善如流,以減少錯誤。合作講求團隊精神,而團隊精神是建於有效及良好的團隊溝通,所以團隊的隊長需要從善如流。隊長面對各個隊員五花八門的意見及建議,需要廣泛接受所有人的意見,加以改善,再施行。這樣,便能滿足各人的需求及意見,建立良好處事方法,使人們樂意為團隊提供意見。提意見的同時,可以從中得知做法的錯誤,合作謀劃的計劃除了什麼問題,並加以改善,最後做出完美的作品。就以同學與同學之間合作做一個歌舞劇表演為例,同學們有否從善如流便是表演精彩與否的關鍵。於決定劇的主題時、舞蹈的編排和選曲目時,便應該聽取組內同學的意見,集思廣益,從善如流,致力製作一個美麗的舞台表演。彩排時,應該聽取老師及同學們對如何表演更完美無暇的建議,減少於演出時出現錯誤,及保證表演的質素。所以,從善如流既能滿足不同人的意見,又能把事情做好,一舉兩得。

另外,於古代,君王有否從善如流,對國家的安危有重大的影響。當君王願意聽人民和臣子對施政的意見,明白到自己所施的政策有何不妥,再加以修改,便能使國家和平安穩,那麼君王便能深得民心,成為一位明君。以諸葛亮的《出師表》為例,表中提及「誠宜開張盛聽,以光先帝遺德」,諸葛亮認為後主應該像先帝廣開言路,聽取各方意見,施行德政仁政,才能使國家和平安定。有聰明才智的諸葛亮也認為廣泛聽取各方意見是治國的一大良方。相反,不從善如流的君王便會令國家很快滅亡。以曹操為例,他性格多疑,常常猜忌向他獻計的忠臣,不聽意見,獨攬大權,最後敵不過司馬一家,互相交流計謀,用最好的計謀統一天下。由此可見,從善如流於國家層面十分重要,從善如流既能穩定國家,又能為君王自己建立賢明的形象,一箭雙鵰。

不局限於古代,同樣的道理也能應用於現今政府。特首能從善如流的話,聽取社會上不同持份者的意見,平衡各人的需求後施政,社會中的反對聲音一定會減少,人們生活亦會更愉快。

有些人卻認為做事應該堅持己見,跟隨自己內心做抉擇,不應該讓其他人左右自己的決定。他們認為自己的人生應該自己做決定,不需要聽別人的意見。但我認為,堅持己見時不以大局為重,自我中心。自己為自己做決定不無道理,但同時我們應該顧別人感受,否則過分堅持己見智慧演變成自私,導致做事的時候容易跟別人起爭執,於人生道路上多添障礙。所以,從善如流不但能使做事更加順利,還能顧及別人的感受。

總括而言,於各人層面,從善如流能使自己認清自身錯誤,成為更好的人;於社會層面,做事從善如流能使各人開心、滿足,給社會帶了和平和快樂。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