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感想—人性論

作者: 用戶 最後更新: 14/08/2019

    對於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的問題,自古以來已經是很多哲學家和思想家不停爭議的話題。而古代中國孔子的儒家思想,與荀子的法家思想之間對人本性理解的爭議最為家喻戶曉。

    首先,三字經》內提到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在儒家思想源流當中提倡人性本善,以「仁義」化人,也就是我們從小便被灌輸的思想。孟子曾說「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也。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水沒有不向下流,人也無不性善。水浪花之所以能高過人的額頭,可以引向高山,是因外在的力量引至而成,但這並不是水的本性。正如人一樣,人的性格本善,但卻因受到利益的誘導,而走向歪路,變得性惡。所以孔子說「人性本善」,而後來變成「惡」,是由於環境因素的影響,而不是天生所具有的。

    相反,法家思想的荀子則認為「人性本惡」,特別是在道德修養方面。荀子曾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意思是人的本性是邪惡的,他們的善良行為,都是人為的。荀子認為人出生便是「惡」的,之所以變成性善,都是虛偽的表現。但是荀子認為人性雖然本為惡,但並不是注定不可被改變的,而正是因為人性本惡可以通過後天來加以改變,所以才需要去制定標準來加以約束,這其實就是荀子所說的「化性起偽」的過程。

    曹操曾說:「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此句正能充分體現「性本惡」,而原因就是基於人有征服自然,甚至有無限擴張慾望。可卻是這種行為,推動了歷史的進化,從而有了現在我們看到繁榮的社會。由此可見,荀子所論述的「人性」既有想惡變本加厲的可能,同時也有轉善的機會。人只有讓自己放縱才會使人性趨「惡」,但通過後天的教育和培養,便能轉化為「善」。

    總括而言,不管人性本善也好,人性本惡也罷,對於我們要成為怎麼樣的人,始終取決於自己內心的抉擇。而人歸根結底應該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而成為一個心地善良,對社會有貢獻、有價值的人。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