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傳》讀後感

作者: nickname-dgs-520807 最後更新: 05/09/2019

《阿Q正傳》是名作家魯迅的經典之作,亦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不朽的名著。書中短短40頁,反映出辛亥革命時期的社會狀況,亦把人物性格刻劃得非常鮮明,特別是阿Q

 

故事中的阿Q來歷不明、籍貫不明、姓氏也不明,他和廣大的農民有共同特性,可見他是辛亥革命時期國民的縮影,是一個典型代表。

 

Q留着一條長長的黃辮子,臉上有一塊癩頭瘡。他一無所有,連一個家也沒有,亦沒有固定的工作,只靠別人的短工維持生計,任勞任怨。由於社會的沈重壓迫和剝削,Q強迫接受有錢人欺負及被村裏的人戲弄,我對此感到十分無奈,亦覺得這些有錢人的行為十分卑賤。我可憐當時的平民百姓,他們連基本的人生權利都沒有,被他人欺負時,沒有能力反抗,這顯出當時社會弱肉強食的問題嚴重。

 

Q受人欺負,玩笑和踐踏後都會以「精神勝利法」去面對,以減輕外力帶來的欺壓和凌辱。例如他被人打時,會自我安慰地說:「是兒子打老子」。就連快死掉時也用「精神勝利法」安慰自己,覺得一生人也未免要被殺頭的,最後在刑場被槍斃,結束可悲的一生。從阿Q身上,徹底地反映出人們生於如此黑暗的社會,如何在精神上尋求麻醉,以及當時社會的腐敗。

 

不過令我關注的是清朝末年距離現今已很遙遠,但「精神勝利法」依然存在。試想想,現今社會中不是也有一些人具阿Q的影子嗎?日常生活中,人們以「精神勝利法」面對問題的例子實在是多不勝數。例如人們比賽輸了,就會把責任推到評判身上,麻醉自己說:「只是那評判不懂欣賞我了吧。」例如人們丟失了錢包,就會自我安慰說:「可能那個人撿到了我的錢包,他正是要用裡面的錢來救命呢!」例如人們失業了,就會對自己說:「沒關係,可能這份工作其實不太適合我做。」我覺得「精神勝利法」這種心理病態只會使人自我麻醉、自我滿足,最後越陷越深,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事實上並沒有真正解決到問題,逃避現實的結果只會令人落後。「精神勝利法」或許存在於你我心中,因此我們要時刻反省。

 

另外,阿Q受強勢人欺負後,卻又去欺負比他弱小的人。他是一個微不足道的人,卻又去恥笑和他一樣窮苦的百姓。例如有一次,阿Q在路上遇見了小尼姑,便動手動腳,扭他的面頰,當作是為了被王鬍和假洋鬼子毆打的報仇。我認為阿Q這種行為,簡直是五十步笑百步,也顯出了他欺善怕惡的性格特點,他真是一個可憐的角色。

 

從《阿Q正傳》這本書中,我們能清楚看得出在當時不公平的社會裡,人民是如何愚蠢和盲目。魯迅筆下的阿Q是一個悲劇人物,若走進他的內心世界,你會發現很多人性弱點。魯迅就是想揭示國民的劣恨性,諷刺和批評思想上沒有覺悟的中國人,提醒國人不要仿效阿Q的性格,不然就永遠不會進步了。

《 阿Q正傳 》

書本作者:魯迅
出版社:讀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978-986-6070-18-1

作者簡介
Comment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