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精選 

三國

作者: 用戶 最後更新: 01/08/2019

三國在歷史上可謂婦孺皆知,而三國演義亦為眾所周知的經典。三國演義作者是羅貫中,亦是水滸傳其中一位作者,內容圍繞著亂世紛起的英雄,奸雄和梟雄,風起雲湧,精彩連篇。這本小說並不忠於正史,大部分令人拍案叫絕的故事情節都是虛構,有時仔細想想都可以照出不合情理的,不合邏輯的地方。隱約感受到三國波瀾壯闊的情懷與政局不穩給百姓帶來的痛苦。

 

三國是善於以簡略的言語表達一個局勢和氣概,如長板橋張飛喝退曹操一事,張飛「倒豎虎眉,圓睜環眼,聲如巨雷」,嚇得曹軍「盡皆股栗」,互相逕走,「棄槍落盔,人如潮湧,馬如山崩,自相踐踏」。隔著書本都感到張飛的勇,借曹軍反襯張飛殺氣,令人不寒而栗,羅貫中非常懂得抓重點,跨大張飛的眼和聲音,特寫曹軍的舉動和以傳神的比喻令人感到身在其中。作者也着力描繪各英雄的性情,曹操之奸詐和蠻橫,殺無罪的糧官以安飢餓怨恨的士兵和赤壁絕路逃亡時,眾人哭號,曹怒令哭者斬;劉備之忠厚,多次拒絕劉表給予的荊州和因稱帝不符合道德而遲遲不為;孫權的性格相對不鮮明,但一事可見他惠眼識人,當諸葛謹去遊說劉備,眾臣都認為他不會回來,當孫權卻深知諸葛謹的為人而篤信諸葛謹會回來,結果也不出他所料;周瑜之狹窄,嫉妒才華而多次設法殺害諸葛亮卻反被氣死,例如草船借箭,借東風後追殺諸葛亮以及名言「既生瑜 何生亮」;諸葛亮之神才,屢次算中司馬懿的埋伏和計謀(七出祁山);魯肅之憨厚,借劉備荊州,以為劉備取西川後真會還;關羽之義,念曹操收留之恩於華容道釋曹操。

 

觀全書不難見,欲成天下大事,廣納人才,聽諫言,善管理將士謀臣的關係是至關重要的。袁紹失天下因爲謀臣意見不合,而他優柔寡斷,失奉天子以令天下的大好政治機會;謀臣相爭,以致許攸反袁投曹,在官渡被人打得落花流水。反觀三國的統治者,曹操手下有賈詡,敦嘉,荀彧,毛玠等名士才子,夏侯惇,典圍,于禁等兇勇武將;劉備有諸葛亮,孫乾,龐統等謀士,關羽,張飛,趙雲,馬超等武士;孫權有周瑜,呂蒙文武雙全的人才,陸遜,魯肅謀臣,黃祖,太史慈等武將。

 

不得不提的是他們識辨人才的能力,前已提孫權與諸葛瑾,現寫曹操:曹操愛才,陳宮曾反叛曹操去投呂布,破布後,因爲陳宮不肯降而要殺他時,曹操有不捨之心,多次挽留,陳宮仍不降,後斬之;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曾在為袁紹檄豫州文痛罵曹操以及他的父母,謂操贅閹遺醜,大破袁紹後,曹操沒有殺陳琳反而任命他為司空军师祭酒;在此之前張繡曾反叛曹操,其謀臣賈詡以計破曹營並在亂戰中殺死曹操愛將典韋,兒子和侄子,後來賈詡勸張繡再次投降曹操,曹操設大宴款待歡迎,後來賈詡成為曹操手下一名鼎鼎有名的謀士;曹操有一個極包容的胸襟,曾作短歌行,詩中流露出求贤如渴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同時他的大度也令許多的人才願意投奔他。曹操也對他的手下十分了解,深懂取其才,容其短的道理,手下管理特別到位,甚少聽聞手下紛爭而亂大局的,有事例曰他曾囑咐曹丕不可以付予司馬懿兵權,久必成國家大禍,之後也確實是司馬氏奪天下。

 

三國演義雖是一本精彩的章回小說,但大幅扭曲歷史,只能做飯後淺談,其言語簡練,但寫得磅礡大氣,對後人有深遠的影響。

作者簡介
Comment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