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作者:魯迅
《阿Q正傳》讀後感
最後更新: 21/07/2019
阿Q正傳是本家傳戶曉的經典之作。故事發生在一九二零年代,是辛亥革命前後。魯迅以諷刺和滑稽的手法創造出阿Q這人物。阿Q的一生不但短暫,而且十分可悲。這個連姓氏也沒有的男主角,在一條落後的農村小鎮未莊中地位卑微。他本身好勇鬥狠,卻同時欺善怕惡。他渴望能炫燿一下自己,到頭來卻名譽掃地。最慘的下場是被官府當作搶劫犯處決。
我一看這故事時,就想到了生活中不時聽到的「阿Q精神」。主角阿Q整天都在對別人撒謊,有時是為了吹噓自己,有時則是為了掩蓋自己的過錯或失敗。他經常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萬事要他滿意才可以。他其實是在逃避現實,永遠不肯面對他人的批評和責備。阿Q的態度正正反映了一九二零年左右時的人們,總是為不順意的事情找藉口。他們實體上沒有勝利,只是透過許多的藉口來自我安慰,讓自己滿意,得到精神上的勝利。這就是所謂的阿Q精神,以自嘲來忘記失敗,是一種自我陶醉的行為。
我覺得阿Q很令人煩厭。我明白他找藉口是一種精神勝利法,但他對人的態度未免太差劣了。在他眼中,女人絕非好東西!他竟然會覺得煩尼姑一定跟和尚私通!他從來心術不正,只想調戲女性。人家甚麼都沒做,他就挑釁他們,和他們打架,但輸了的時候又把罪過推給別人。阿Q如此的性格和行為令我打從心底討厭他。可是,他的死卻有點令人無奈。這個沒人喜歡的阿Q,正是那個年代中國人醜陋的一面的寫照。
整體而言,每個角色也很生動,活像看著一齣電影。這本書令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也令我了解到那時中國社會的狀況。
Comment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