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作者: 用戶 最後更新: 19/07/2019

 在許多各色各樣的中國傳統文化中,中秋是不可缺少的其中一個重要節日。說到中秋,大家可能只想起放假,月餅,燈籠等,但大家有否想過這節目的文化根源呢?除了進行玩燈籠,吃月餅等傳統活動之外,不妨望著明月細想一下中秋的來源,歷史,究竟它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每逢農曆八月十五,就是中國傳統佳節--中秋節。中國人很重視這節日,習俗代代相傳,形成了如今的中秋節。它始於唐朝初期,並在宋朝時盛行。民間流傳很多有關中秋節日的起源,當中最廣為人知的便是嫦娥奔月了。相傳后羿娶了嫦娥,兩口子生活得快快樂樂。有一天,后羿遇見了王母娘娘,並向她要了長生不死之藥。吃下藥後,便會立刻升天變仙;但因為后羿捨不得妻子,將不死藥交給嫦娥保管。可是,趁著后羿出外打獵,門客逢蒙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急中生智,為了不讓他搶走藥,便自己吞下了藥,成仙升上月亮了。后羿知悉這事後,傷心欲絕,但看向月亮時,發現月亮特別圓之餘,也看見一個酷似嫦娥的身影。后羿十分驚喜,於是就在月下擺上香案,放上水果,遙祭嫦娥。百姓也跟著后羿遙祭嫦娥,這樣中秋節的風俗便在民間傳開。

  中秋之夜,月亮特別圓,俗語也有說:「月到中秋分外圓」。圓月在古代被視為是團結的象徵,因此中秋節也被稱為「團圓節」。每逢中秋夜,家人親戚便會共聚一堂,一起吃晚飯,賞月,共享佳節,歡度中秋。「月圓人團圓」,中秋節成為親朋戚友聚在一起的一個機會。平時大家或因學業,工作忙碌等原因而忽略家人,在中秋節就可以增進與家人相處溝通的機會,和樂融融,歡樂自在。畢竟,在大家各有各忙的時代中,可以一家人齊整地聚在一起,是難能可貴的,所以中秋就成為了一個大家都非常珍惜的節日。

  說到中秋,不能不提的就是月餅了。月餅香甜的味道老少皆宜,是大家都喜歡吃的一款中秋食品。吃月餅的傳統始於元代。朱元璋打算聯合各路反抗人士起義,但因官兵搜查非常嚴密,消息難以傳遞。於是,劉伯溫軍事便想到一個計策:把寫有「八月十五日起義」的字條藏在月餅入面,再將月餅派到各地的軍營中,傳達起義的信息。在八月十五夜,各地反抗兵紛紛響應,很快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就這樣,吃月餅漸漸變成民眾中秋的習俗活動,並流傳至今。月餅外形圓圓的,形狀和元月十分相似,人們已把它看成團聚的象徵。現今社會發展蓬勃,月餅也由只有傳統月餅演變成現在流行的奶皇流心月餅,冰皮月餅,雪糕月餅等,種類多不勝數,目不暇給。而它的味道也由最傳統的雙黃白蓮蓉演變到巧克力,水果口味等,為大眾帶來新鮮感之餘,也不失傳統,一石二鳥。雖然有各種新鮮出奇的月餅種類被研發出來,我們也不應忘記傳統的雙黃白蓮蓉月餅,它的味道是獨一無二,珍貴的。這是中秋文化的根源,也是中國文化的傳承。

  中秋的活動多姿多彩,除了以上所述,還有其他不同的活動如猜燈謎,玩燈籠等,是一個集結多項中國傳統文化的節日。中國傳統文化根深蒂固,作為中國人,我認為我們有責任去保護並且傳承這些可貴的中國文化,也要珍惜這些寶貴的民族精神,從而發揚光大,推動中國文化的傳播。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