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傳

作者: 用戶 最後更新: 26/06/2019

清末時期,有一個孓然一身、無名無姓的人,人稱之為阿Q。他在趙府打工,時常被人欺負,但他只是自我安慰,把不合理的合理化,務求自我感覺良好。好像有一次,他被人打了左邊臉,心中不忿,但又不敢還擊,他只好發洩在自己身上,狠狠地自我打右邊臉,當作還擊對方,便感到十分高興和滿足-----這就是他自創的精神勝利法。可是他的人生只是充滿失敗的遭遇 : 失業、被人唾罵、遭人白眼、冤獄、枉死。

一提及阿Q這人物,就令人聯想起「阿Q精神」。所謂「阿Q精神」是指逃避現實,把不合理的合理化、自圓其說,務求令自己感到滿足。其實,我覺得這是自欺欺人的想法,因為不正視問題,把困難解決,即使自我安慰,自我感覺良好,都只是一剎那的,問題仍然會出現,不斷地被困擾。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便可以說明「阿Q精神」是自欺欺人、不要得的想法 :考試不合格,是自己不努力,反而自我安慰,硬說考卷程度太深,令自己心裏好過些。可是在同一個考試中,卻有不少人拿得滿分,這就證明不是考卷的問題,而是自己不努力。若不下苦功,往後的考試仍然不會合格的。所以我們不要逃避問題,反而要正視它,尋根究柢,找出解決的方法,才可以一勞永逸。

既然「阿Q精神」不是那麼好的想法,那為什麼作者魯迅仍要創作出「阿Q」這個人物呢?其實,作者希望反映清末時期民不聊生,平民百姓生活艱難,苦不堪言。情況實在太差,普通的百姓根本不能改變殘酷的現實,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的想法,自我感覺良好或多或少令人生活得沒那麼痛苦——作者藉着「阿Q」這人物諷刺清末的社會,這是不是另類的「正向思維」呢?

作者簡介
Comment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