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下留人-志在行醫的日子》讀書報告

作者: 用戶 最後更新: 16/02/2019
                                                    鍾尚志《刀下留人-志在行醫的日子》讀書報告 
  「刀下留人!」當我看到這書名時,以為是武俠小說,但再看副題「志在行醫的日子」我就知道這是鍾尚志醫生的行醫生涯記錄。 這本書分了三部分,第一是「實習·拾趣」,第二是「外地·行醫」和最後一部分是「香港·點滴」,共三十則小故事,記述作者行醫廿五載的所見所聞。本書亦用些簡單易明的文字和書中也雜夾了很多有關醫學知識的說明,並把深奧的醫學名詞解釋給讀者。 
   在「實習·拾趣」這部分中,《外科醫生》這篇文章令我最深刻。文中記述作者的學生經常問他:「我應該選外科還是內科呢?」外科醫生的一舉一動,都直接影響病人,而作者就因一場腎臟移植手術搶救成功,令他奠定了學習外科的決心。我十分認同作者學習外科的原因,因為搶救或手術成功的滿足感是十分大的,但我心想:萬一手術失敗,那種傷痛是一樣強烈。例如在二零一四年的個案-易小玲到台灣做手術成功重整下顎,令本港整形外科醫生的水平受質疑,可見一旦手術失敗,後果不單止是醫生與病人之間的損失,還有醫院的聲譽或整個香港市民對醫院的信任下降。 
    在《鵬程萬里》中,故事是說作者開始時並沒有發現好友的身體有甚麼不妥,但後來卻驗到原來他有線癌。作者因為沒有能力救治自己的好友,當好友去世後,他沒有出席喪禮。我思考後,慢慢感受到作者對好友的內疚,感傷和悲哀,亦明白世事無奈,人必須經歷生老病死,面對無奈的人生,我們應注意健康,珍惜生命,活在當下。 
   《風中勁松》,本章記述作者當選為醫學院院長後,偶然成為北京大學醫學院畢業生萬松的醫生,萬松因染上沙士而入了深切治療部,最後他也服用了高劑量的類固醇,並完全康復。「人生最寶貴的東西,如健康、時間、愛情、友誼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金錢買不到的,一旦失去,再難找回」我十分認同這篇文章的重點,我認為人最重要的是健康。很多人為了賺錢,忘記了健康而病倒了,他們又要用金錢來看病,然後因擔心未來,忘記享受現在和生命是很短,最後,死時才發現未曾好好地生活。 
    最後,我認為醫生很有愛心和偉大。有人可能因為醫生的薪金可觀而選擇這份工作,亦有人想有安定的生活而不會放棄目前的工作,但鍾醫生放棄了在香港的高薪,遠赴巴布亞新幾內亞,擔任當地醫學院的外科教授。我十分尊敬鍾醫生,因為他到一個不發達的國家,將他的經驗分享給當地人,所以不管到那裏,最重要是對社會作出貢獻,活在當下。 

Comment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