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鋪

作者: 用戶 最後更新: 29/12/2018
葵芳,可谓龍蛇混雜,有外國進駐的連鎖大企業,亦有只做街坊生意的小店鋪。步進葵芳,仿佛參加了一場時光旅行,坐著叮噹的時光機,飽覽了古今中外不同店鋪的特色,見證著時代的變遷。可吸引我眼球的並不是那些裝修華麗的大企業,而是那些樸素踏實的小店舖。
同仁堂,便是其中一間較古舊的小店鋪。同仁堂是一間涼茶鋪,每逢經過這間小店,那一陣陣的中藥味必定會湧入我的鼻腔。當經常經過這店鋪,便不用看也知道今天是賣什麽涼茶,有甘甘甜甜的夏枯草、有氣味偏淡的火麻仁、有苦澀味較重的廿四味……而這些涼茶都是放在桌上,以玻璃覆蓋碗口,方便顧客放下錢便能飲用,那些玻璃上還有着一層薄薄的霧氣想必一定是熱騰騰、剛煲好的。記得在涼茶鋪裝修前,鋪中有一個金黃色的大銅鼎,可它在裝修後消失得無影無蹤,應該是它的華而不實才被拋棄的吧!
走過同仁堂,繼續向大街方向走去,突然,一樣在陰暗巷子裏的東西吸引了我的視線,「那…那是花柱嗎?」我內心不禁興奮起來,於是拐進了巷子裏。原來這是一間傳統的上海式理髮店,而那花柱是由紅、白、藍三色組合而成,不停地轉動。在以前的年代,花柱是代表潮流,差不多每間理髮店門口都有兩條,但現在的新式髮型屋便沒有保留了,「真是萬萬沒想到花柱竟還沒絕種!」,於是我把心一橫,走進了理髮店內,店內的事物更讓我驚訝,那舊式剪髮用品、那播着跑馬的收音機、那小心翼翼幫顧客剃鬚的理髮師,讓我仿佛回到了過去。這理髮店在這陰暗的巷子中掙紮求存數個十年,一直鮮為人知,但它不受其他新式髮型屋的影嚮,保持着自己的精神,讓我想起《青王案·元夕》中的「那人」,「那人」也是自甘寂寞,在暗巷裏,不隨波逐流,也許,這髮型屋也是在等待另一個辛棄疾的出現。
走出小巷,步回大街,看見那些店鋪,簡直與那自甘寂寞的理髮店形成強烈對比,尤其是那氣勢不凡的友成大押,這是一間典當舖,而它的招牌高高掛在店舖的正上方, 而且是金色的實木浮雕, 像是向眾人說明鋪子是「金漆招牌」,絕不是黑店。我覬覦進店內, 發現老闆都線上了年紀的人,想必一定的經驗老到,不會收到贗品。 他坐得高高在上,進店內典當的人都要仰高頭,可見其氣勢讓典當的人都要低聲下氣地向老闆請求一個好價錢。
對比起那些連鎖不企業,這些小店鋪更充滿着人情味,更有屋企精神,顧客與老闆己經為好朋友,清楚顧客的需要。在這時間的巨輪下,小店舖仍未被取代,依然屹立不倒,想必一定有其獨特之處,希望葵芳能一直成為時光隧道的入口,讓我們回到以往,人人互助,無分你我的小社區。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