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報吿

作者: 用戶 最後更新: 27/08/2018
「以野地為家的孩子,必然頑強」,這句話為這部勵志小說製造懸念,但我萬萬沒想到,故事中的「野地」竟是個看似璀燦繁榮的香港的諭體。故事用了第一人稱作描述,翻開故事的第一頁,一個健康活潑的中一女生躍然紙上,她就是書中的主角—小辛,她本來在內地生活,更是縣隊的排球健將。年紀小小的她懷着希望和期待,長途跋涉前往香港,爸媽都希望能在香港安居樂業,給小辛提供最好的學習環境。怎料一家人搬到香港後隨即面對重重挑戰。小辛看着自己的家—板間房,想要感受香港的繁榮富貴的幻想一下子破滅了,加上要應付新學校沉重的學業壓力,媽媽的抑鬱病情也日益嚴重,樂觀的她把這一切都看成成長磨練,勇於面對難題。由內地轉到一所香港英文學校,聰穎的小辛已逐漸適應各個科目,但英文程度卻稍微落後,廣東話又帶內地口音。小辛對同學的取笑一笑置之,反而整天手不釋卷,希望多學幾個英文詞語。小辛擅長於中文寫作,她的作文語言通順,卻沒得到老師的賞識,郤被人一口咬定她抄襲。好學的她接受馬老師的邀請加入排球校隊,卻有不幸遭到隊長排擠,幸好有一位名叫邱子華的朋友和小辛傾談心事,時常詢問她媽媽的病情,令她破涕為笑,才讓她在這異鄉第一次感受到被關愛。小辛樂於認識香港的文化,和內地教練來信也用繁體字,同學和隊友漸漸地接納了她,老師和朋友更在她的生日送上蛋糕和球鞋。翻着書的每一頁,看着小辛由一個生活在不幸中的中一生,蛻變為一個成熟,擁有朋友的人,實在是非常感動。雖然,書中有不少情節—如擠在板間房的生活和缺乏三餐溫飽的滋味是一般讀者未曾經歷過的胡燕青便選擇了校園生活作為描寫背景,也加插不少朋輩紛爭和愛情的橋段,豐富文章內容,貼近青少年讀者的生活,加上細緻、情感豐富的描述,讓小辛一家所過的貧窮生活呈現眼前。同時,作者亦籍此帶出「知足常樂」、「數算感恩」的訊息,通過對小辛的側面描寫,襯托出她的智慧與才能,透過對小辛詳細的心理描寫,讀者能更深層地了解她內心的擔憂和爭扎,清楚看到小辛有責任感,樂於犧牲的品格,令故事中的訊息更入木三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辛在書信中提出的几幾個疑問:為什麼重點學校的優等學生要連降兩級?為什麼文字流暢會被人無故冤枉?這兩句一針見血地指出香港教育制度內存在的不公,也表達出小辛深切的無奈和沮喪。我不禁為小辛感到可惜,更對自己的言語行為作出反思:原來一句取笑別人的話,在別人看來可以是傷口撒鹽;自己心底裏的嫉妒和不滿,可以變身成為傷害別人的武器。小辛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找到了稱心合意的工作,找到了幸福美滿的家庭,故事也畫上了句號。我願意細察周遭的環境,向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那怕只是捐助微不足道的一點錢甚至只是一句簡單的慰問來換取一個美麗的微笑。
作者簡介
Comment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