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敵人與知己

系列: 議論文 作者: 用戶 最後更新: 04/08/2018
敵人的定義,就是與自己有仇恨而互相對抗的人。而知己的定義,就是相互了解而友誼深厚的人。那麼,敵人與知己之間是否存在衝突?那又不一定。

有句話:「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在現今充斥着利己主義的社會,很多人都只顧自己利益。當找到一個和自己有共同敵人的人時候,我們都不會拒絕做損害敵人利益的事。當有一個共同敵人的時候,隨之而來也增添不少共同話題。可是,當這種關係建基於如此脆弱的不健康的條件下,往往會令人放下戒心。雖然他們與自己有共同敵人,但在損害敵人的利益的同時,他們也不一定不能損害你的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和蘇聯因為要聯合對抗他們的共同敵人德國,暫時放下緊張的關係。不過,二戰結束後美蘇兩國推進了兩種對立的經濟和政治意識形態,各自爭奪國際影響力,兩國進行了一場常核武器和常規軍備的競賽。由此可見,當沒有了共同敵人,對方就可以不再和你合作,甚至可以成為你的敵人。所以,我認為敵人的敵人頂多是靠不住的「朋友」,更遑論成為知己呢。

敵人能使我們進步。有時候,在某程度上好的「敵人」比知己還了解我們。這些「敵人」為了打敗我們,常常花很多時間揭露我們的破綻,甚至是學習我們的優點。他們憑着要打敗我們的決心,就算連知己也未必花那麼多時間在我們身上。而且敵人往往最能夠反映我們不足,從而令我們進步。「三人行,必有我師。」哪怕是你最討厭的敵人,他也一定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知己是我們的隊友,他們是無時無刻都支持我們的人。至於敵人,我們也必須客觀地分析。我們不能因為純粹討厭他們而否定他們的優點,只有學習他們的優點,才能令自己變強。很多運動員在場上是對手,場下卻是好友。在場上,運動員互相競技切磋,這樣才能令自己進步。在場下,因為他們都是朝着共同目標而奮鬥,有時也會佩服其他運動員的技術,往往會漸漸熟絡起來,甚或成為知己。所以說,敵人最能使我們進步。

很多時候,我們的敵人都是自己構造出來的。我們會因為對某人的第一印象反感,例如他的長相賊眉鼠眼,眼神不懷好意,便動不動把他列入敵人的名單。有時可能這些假想敵不小心得罪了我們一次半次,我們就已經把他當作我們的敵人。這樣令我們錯失和他們成為好朋友的機會。可能他們其實和我們很投契,或是也很想和我們成為朋友。相信很多人今日的知己也曾經在當日是敵人。小時候少不更事,因此誤會某人是敵人,常常因為一些幼稚的原因而討厭對方。但是正正因為如此,你們變得更熟絡,你們才會對大家感到好奇。當你們終於放下成見坐下一起聊天,才發現大家很投契,跟想像中的敵人的性格完全不一樣,甚至後悔當初為何不早點和他成為知己。只要我們拋開成見,我們的假想敵又何嘗不能成為我們的知己?

反觀,有時我們自認為朋友的人卻未必是我們的知己。在一個都市如香港,很多人本着「多一個朋友等於少一個敵人」的心態去交友。其實,他們的目的就是想減少敵人,而不是真心和你交朋友的。為免得罪別人,他們說的話也就很可能只是為了奉承你而說的。他們可以算得上是你的酒肉朋友,只能聚在一起吃喝玩樂,不能與你患難與共。在競爭劇烈的職場上,許多人為免被人閒言閒語而本着「多一個朋友等於少一個敵人」的心態去結交朋友。這些人大部份都只能成為你的盟友之類,而你又未必會當他們像知己般和他們分享你最私下的秘密。如果人人都只是為了有利自己在職場上求生而結交朋友,那麼他們就很不可靠。他們沒有義務把你當成知己,他們更有權背叛你,因為你們根本不是真正的朋友。如果抱着「多一個朋友等於少一個敵人」的態度,我們就很難結交到知己。

所以謂,敵人與知己之間未必存在衝突。現在的敵人,日後可能成為知己。這個世界充滿無限可能,只要我們躺開心扉,就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好,世界也能隨即變得更美好。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