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行事要量力而為,否則沒有好結果。」修端:「要踏出舒適圈,才可以突破能力的界限。」試寫作文章一篇,談對上述觀點看法

系列: 文哲史 作者: 郭修旺 最後更新: 08/04/2025
在平衡木頭上起舞的生命
 
古希臘德爾斐神殿上錒刻著一句箴言:『認識你自己』。這句跨越千禧年的智慧啟示我們:生命如同行走在平衡木上的舞者,既要認清腳下的支點,也要仰望頭頂的星空。量力而行與突破自我的辯證關係,恰如陰陽兩極,在動態平衡中演繹著人類文明的永恆命題。
 
認識自我的智慧,是人類文明存續的基石。商周交替之際,姜子牙在渭水之濱釣魚十年,並非消極避世,而是深諳「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的道理。當武王伐紂的時機成熟,這位八十老翁便以《六韜》兵書助周室定鼎天下。正如《道德經》所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古希臘神話中伊卡洛斯因飛得太高而被太陽融化蠟翼的悲劇,恰與東方「亢龍有悔」的智慧遙相呼應。這些穿越時空的寓言,都在訴說同個真理:真正的勇敢始於對限制的認知。
 
但若因此畫地為牢,人類文明將永遠困在蒙昧的繭房。十五世紀的威尼斯商人固守地中海貿易,終究被大航海時代的浪潮吞沒;而鄭和寶船七下西洋的壯舉,卻在「片板不得下海」的禁令中戛然而止。反觀大航海時代的葡萄牙,這個蕞爾小國憑著突破地理限制的勇氣,用卡拉維爾帆船丈量出嶄新的世界版圖。歷史反覆證明:文明的躍升往往始於對舒適圈的突圍,就像普羅米修斯盜取天火,既需要認清懸崖的險峻,更需要直面宙斯雷霆的勇氣。
 
在認知與突破的辯證中,真正的智者懂得讓兩者在時空中共舞。 王陽明龍場悟道時,既沒有固守程朱理學的窠臼,也沒有妄求頓悟成佛,而是在「知行合一」中開闢心學新境。這讓人想起歌德筆下的浮士德:當他停止與魔鬼交易轉而投身圍海造田時,終於找到了生命的意義。現代量子力學的發展史同樣印證著這種智慧,普朗克在經典物理框架內提出量子概念,愛因斯坦卻用相對論突破牛頓時空觀,兩者看似對立實則共同建構了現代物理的巍峨大廈。
 
站在人工智慧時代的門檻前,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這種平衡

的智慧。 就像古希臘神話中的安泰俄斯,當他保持與大地母親的接觸時便不可戰勝。 這個寓言啟示我們:突破創新需要紮根於現實的土壤,認知侷限正是超越的跳板。或許正如《易經》所言:「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生命的真諦不在於非此即彼的選擇,而在於在認識自我與超越自我的永恆律動中,奏響文明的華彩樂章。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