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偉的埃菲爾鐵塔背後

作者: dgs-290417 最後更新: 23/06/2023

相信大家都對埃菲爾鐵塔略有所聞,甚至曾經去訪。矗立在塞納河南岸法國巴黎的戰神廣場,作為法國的地標建築,被人們稱為「鐵娘子」,譽為西方三大著名建築之一。


1889年,法國革命100週年,為了顯示國力,法國議會作出決定,巴黎將再次舉辦世博會。在此以前,法國政府面向全球進行世博建築招標;在巴黎戰神廣場設計一座高塔。


鐵塔的設計者是法國建築師居斯塔夫·艾菲爾,早年已旱橋專家聞名,一生傑作累累,遍佈全世界,但使他名揚四海的,還是這座名塔。它的設計出現在一個變革的時期,鐵塔是現代主義作品,反對古典的穹隆頂模式。19世紀的巴黎依然是仿文藝復興古典主義的風格,體現於建築上是恢復穹隆頂的風尚,艾菲爾設計的鐵塔反了傳統。


1887年1月28日,艾菲爾鐵塔工程正式破土動工,2月14日,巴黎的文學藝術建築界的精英便參與抗議,反對修建巴黎鐵塔,其中包括法國著名文學家莫泊桑、小仲馬等300人著名人士簽訂了《反對修建巴黎鐵塔》的抗議書,名人抗議引發了群眾的請願:他們認為巴黎鐵塔如同一個巨大的黑色的工廠煙囪,聳立在巴黎的上空,和當時矮小的建築不相稱,會掩蓋巴黎聖母院、羅浮宮、凱旋門等著名的建築物;而這根由鋼鐵鉚接起來的醜陋的柱子,也會給這座有著數百年氣息的古城投下令人厭惡的影子。


然而,在很多反對聲音中,艾菲爾相信自己的想法,並為實現自己的設計,把自己的建築公司和全部財產抵押給銀行作為工程投資,可見他當時的決心和對建築的熱誠有多大。250個工人冬季每天工作八小時,夏季每天工作13小時,終於,花了2年的時間,用了 1.8萬個金屬製件才裝配起來。鐵塔上每個部件事先都嚴格編號,設計之合理和計算之準確十分驚人,裝配時沒出過一點差錯,叫人敬佩。


艾菲爾鐵塔髙300米,加天線為320.75米、重7000噸。如此之高,以致大風一 吹,它就會隨風擺動,幅度達12厘米左右。這個時候站在鐵塔上,會有搖搖晃晃的感覺。在寒冷的冬季和炎熱的夏季,鐵塔的高度也會因熱脹冷縮差距15厘米左右,以致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座巧奪天工的建築。


面對有爭議的建築,保留比拆除是個更艱難的決定,但一旦保留了下來,反而帶來了不可思議的驚喜。如今,站在塔上,整個巴黎彷如腳下,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遊客慕名參觀,而這就是他們的堅毅不屈和努力的成果。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