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階段: 

高小

初中

最後更新: 15/09/2017
閱讀模式

 

怎樣閱讀才算有效?在制定閱讀計劃時,學生的閱讀模式會不會是你考慮的因素之一?研究顯示:有方法地看書可更有效提高學生的知識。

閱讀模式大致上可分為以下三種:

 

下至上模式 (BOTTOM-UP MODEL)

  • 閱讀由「文字」主導
  • 著重單向式的資源傳播
  • 通過組合零碎的「字」,從而理解「句」和「文章」的意思
  • 在最初期,這種模式不以增進讀者知識為目的,也不要求讀者能貫通上下文的意思

下至上模式

 

 

上至下模式 (TOP-DOWN MODEL)

  • 閱讀由「含義」主導
  • 不從「字」入手,反而概括看句子/文章,推敲箇中意義,繼而再仔細看個別字、句的含義,然後再整合、重新理解,最後得出最完整的意思

上至下模式

 

 

互動模式 (INTERACTIVE MODEL)

  • 上述模式各有優劣,不能說哪個較有效。1977年,Rumelhart, D.E. 提出了另一種閱讀模式 —— 互動模式 (INTERACTIVE MODEL)
  • 包含下至上模式和上至下模式的特點
  • 閱讀可以從「字」入手,也可以從整體「含義」入手

 

 

應使用哪種模式

我們的學生在閱讀時,不會在意自己使用哪種閱讀模式。很多時候,低年級的同學因為所學的字還沒有很多,而且所擁有的常識還未足以讓他們看出文章的涵義,所以他們一般會偏向使用由下至上的模式——把個別字詞的意思合起來,成為有意義的句子。但遇上較有把握的文章時,他們也可能不自覺地使用上至下模式。不妨讓學生看一些較多插圖的書籍,這有助他們推敲故事的大意。

 

高年級的同學常識較廣,閱讀時多使用互動的模式。設計閱讀計劃的關鍵不在於閱讀模式本身,而是要因應學生的特質而採取合適的策略。老師可以通過午間閱讀、讀書會,以及各種活動,將方法帶給學生,並作出適當的引導。但享受閱讀始終是很個人的事,須要自己去感受,所以不妨讓學生嘗試調校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但評估學生閱讀表現的機制卻不能少,我們需要知道學生所採取的方法是否有效,是否可以令他們進步。接下來,老師可以和學生談談讀書上所遇到的問題,互相交流。有需要時,更應給予適當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