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資料館

密語話集訓練指引《二》 什麼是「語前溝通能力」?

作者: 明愛賽馬會樂仁學校
最後更新: 07/05/2014

前言:小朋友未懂說話前,己不斷與人「溝通」,例如玩「扮鬼臉」、望著你作出可愛的笑容和模仿你揮手說再見等。綜合而言,小朋友在未懂說話前,需要掌握4種能力:目光接觸、專注、模仿和輪次等。這是小朋友學習說話的基礎。

 

1. 目光接觸

建立及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觸是社交溝通的基礎。透過注視溝通者的面部表情,身體語言,嘴唇的動作亦有助學生理解。其實,當學生與施教者注視同一件物件時,是最佳的溝通時機。

可參考以下提議:

  • 你可練習做出各種可愛、古怪的面部表情

  • 用誇張的面部表情表達你的「喜怒哀樂」

  • 每當學生望著你的時候,把握機會給他扮一個鬼臉或一些可愛或有趣的表情

  • 用一些學生喜愛的物件,吸引他望著,然後令它在學生面前消失,使他轉移注意力在你的面上

2. 專注

在嬰孩或幼孩發展階段的學生,一般的「專注力」非常短暫,訓練可針對性地延長學生的「專注時間」。良好的專注力是日常學習和語言理解的重要基礎。

大家不妨試試以下的方法:

  • 訓練前拿走不必要的物件

  • 選擇學生最有興趣的玩具或物件作訓練

  • 與學生一起把玩同一件物件或小玩意

  • 用盒盛截、用紙或布包裹著物件,增加神秘感

  • 順應學生的帶領和興趣(可在學生身邊與他一起玩),多用口語讚賞,表示你對他所做的感到興趣

  • 當學生的專注力漸有增長時,多鼓勵他望著你,並多等候他作出反應

3. 模仿

模仿是學習溝通不可或缺的一環,因為模仿牽涉兩個人之間的合作和互動交流。一般的學生司透過常聽和觀察學習模仿。但嚴重弱智兼多重弱能的學生,則需要更多的官能刺激去學習模仿,如:觸摸和直接在其身上做動作。早期的模仿多數是發聲和做鬼臉,而鼓勵模仿的遊戲更有助提升觀察和模仿等學習能力。

可參考以下的方法:

  • 模仿學生的行為(發聲、動作和表情等),並給這些行為加上意思

  • 與學生玩互動遊戲,鼓勵他模仿你

  • 有時候,學生會太沉迷在某一件玩具或物件上,你可以留在他旁邊,把玩同類的玩具或物件,示範不同的玩法

  • 在每天的生活流程中,安排一些機會,讓他可模仿你的動作和聲音,如:飲水時,你司以做出持杯的動作和飲水的聲音「咕嚕咕嚕」鼓勵他模仿

4. 輪次

溝通中的輪次包括:聆聽、等候和回應。而日常的對話中,涉及至少兩個人輪流去說話、做動作(身體語言)和眼神的交流。其實這種交流早在嬰孩階段已經開始父母回應嬰孩發出的聲音,然後嬰孩再重覆發聲,這樣就開始了最初期的「對話」

想讓學生明白「對話」這「一唱一和」的法則,可參考以下的方法:

  • 當你單獨和學生相處時,可以跟他玩一些「一唱一和」的遊戲

  • 玩互動遊戲時,可特意地用手勢、相片或口語提示他「輪到我或你」

  • 如果學生堅持要「輪到我」時,可嘗試用「他兩次你一次」的模式

  • 在互動遊戲中,當學生能與人分享及等候時,可多加鼓勵讚賞

 

本文轉載自 明愛賽馬會樂仁學校《密語話集》訓練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