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資料館

紮紮跳是過份活潑還是患上ADHD?

作者: 精神科專科醫生 陳葆雯醫生
最後更新: 25/04/2016

「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簡稱ADHD)現今時常聽見,但到底如何界定子女是患上ADHD還是比較活躍好動而已?請先看以下例子。

6歲的雯雯自小愛說話,性格活潑好動。不過,自從雯雯升讀小學後變得愈來愈活躍好動,甚至經常收到老師們的投訴。最近,校方更勸喻雯雯轉校,令父母非常煩惱。

據老師們觀察所得,在上課期間,雯雯經常在講話,更喜歡離開座位,騷擾其他同學,大大影響課堂進度。此外,雯雯很容易玩遊戲時過於興奮而變得不受控制,更會用力推倒同學,引致不必要的受傷。

其實雯雯父母一向都知道她很容易變得興奮,亂衝亂撞,尤其是外出的時候,就例如會「打尖」排隊玩機動遊戲,但父母一直只認為雯雯年紀小而未懂守規則,沒想到情況愈變嚴重。

有一次,母親帶雯雯到親戚家聚會時,雯雯不斷與陌生人「撘訕」,更向一位女士問道:「為什麼這樣肥胖?」,場面尷尬,幸好該名女士以「童言無忌」來打圓場。

不少家長總會先以「活潑好動」、「年紀小不懂規矩」、「童言無忌」來解釋子女行為,較少會懷疑是患上ADHD。但如果子女在三至四歲後仍然持續出現上述行為,家長便應特別留意,因為有可能是患上ADHD。若此問題持續得不到正視,長遠有機會增加子女反叛、抑鬱等負面問題。

一般而言,小學三年班或更早以前是治療ADHD的黃金期,患者能透過一些賞罰制度、訓練生活習慣模式及服藥去改善徵狀。舉例來說,如果子女能夠持續集中學習多於5至15分鐘,家長可給予獎賞,幫助子女建立正面學習態度。家長亦可為子女訂立時間表,設立不同階段的完成目標,以助患者解決拖延完成的毛病。

此外,父母可以幫助子女建立規律的生活模式,例如每天定時起床後,必須刷牙洗臉,然後出門上學,放學後必須首先完成功課後才可玩樂等。務求將每日的事務變成自然習慣,便可大大減低ADHD引發的病徵。

家長亦不應忽視藥物的重要性。ADHD是因腦部傳遞物質多巴胺失衡所致,必須透過藥物去改善。就臨床所見,不少者在服用藥物後,注意力、思考和做事能力等方面都能得以提高,而該時侯學習到的良好習慣和技能等,大多能維持到較長的時間。

 

紮紮跳是過份活潑還是患上AD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