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設計「同心為香港」課程時,我們不單以發展單元式校本課程為目標,更重要是希望透過課程的推行,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實踐「評估促進學習」的理念。因此,我們引用「雙環學習循環」理論作為推行本課程的理念基礎。
在推行課程時,我們會通過多元化的評估,如:紙筆的表達、匯報、討論、訪問學生等形式,以觀察學生的學習表現,根據所得的回饋,進行討論及反思,改善教學。若學習問題是因為設計失誤,老師就會針對學習的問題修訂原來課程設計,然後再施教再評估,讓學生能學會,此為「基本學習循環」。
|
|
|
|
|
|
 |
|
|
|
|
|
但在反思時,如發現學習問題不是因課程設計失誤所致,老師便從新檢視學習重點,反思課程設計最基本的教學計劃及假設,了解課程的設計與學習重點的關係,從而設計更適合的學習課程,經推行、反思的過程,此為「反思學習循環」。
教學的過程循著「雙環學習」的理念進行,互相配合,為學與教提供明証,使學習得以改善。最終達至「促進有效學習」的目標。
|
|
|
|
|
|
|
|
|
|